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文综历史试题
24.周人认为“追孝”、“享孝”祖先,可以祈福长寿,并将“孝”的含义从“事死”扩大到“事生”,不仅要孝顺父母、祖父母,还要孝顺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姻亲诸侯等。这反映出周代
A.伦理政治的建构 B.宗法观念的淡化
C.神权政治的强化 D.君主专制的加强
25.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三十多位大商人立传,并提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原则。据此可知,司马迁
A.赞同汉武帝的商业政策 B.反对逐利致富的社会风气
C.强调商业发展顺其自然 D.颠覆了儒家推崇的义利观
2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最能反映钱穆观点的制度设计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27.康雍乾三朝平定西北等边疆叛乱后,不仅遵循汉族军礼,告成于太庙和祖陵,还立告成碑于太学之中,全国各地文庙纷纷仿效。到了乾隆年间,类似的造碑运动达到了高潮。这使得清代
A.民间叛乱日趋沉寂 B.文人竞相从军建功立业
C.传统礼仪革故鼎新 D.大一统意识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