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大事年表
>
浏览试题
[填空题]
张骞出使西域:BC____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第1空:[ "138" ]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天津条约》《瑷珲条约》:_____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于______年
元昊建西夏于______年
中华民国建立于______年
淝水之战于公元_____年(仅写数字)
中央政府开始管辖西藏于_____年
遵义会议开展于______年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苏俄新经济政策:____
张骞出西域:公元前_____(只写数字)
中央政府开始管辖西藏于______年
热门试题
1.
(2018·广东珠海二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值得思考的是,直至目前为止,关于四大发明的起源与传播,在历史学界与科技史学界仍然争议不断。而在民国期间,关于它们的研究更是处在初级阶段,但民国教科书编撰者们都毫不犹豫地把这些尚未彻底得到证实的知识写进历史教科书中,然后通过教科书的传播而变成了一种真实的历史事实,被一代代国人背诵与记忆,成为我们引以自豪的重要的历史记忆资源。如何理解民国教科书编纂者们的这些行为呢?其实正如前所述,民国教科书的编纂者们叙述“四大发明”的目的是想借西方学者的话语,来论证中国古代历史的光荣,进而重构对中国历史的新观念与新解释。这是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启发下的中国学界的普遍反映……帝制的推翻,民国的成立,为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与传播打开方便之门,从历史与现实中寻找建构新民族意识的历史根据,是当时政界、学界的共同诉求,从而为中国从传统王朝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国荣《民族主义与历史记忆——以民国历史教科书对“四大发明”的表述为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编撰者的行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
(2024·湖南娄底模拟·5)下表是明代正统至成化时期(1436—1487年)徽州地区土地契约交易使用媒介表。表中的现象
3.
(2025·浙江强基联盟高三上12月联考·8)下图是著名版画家江敉的漫画。下列标题中最契合该漫画主题的是( )
4.
(2019·山东青岛·8)“日本朝野醉心于学习和模仿唐朝的制度与文化,前后历 300 年之久。”下列选项与日本学习模仿唐朝有关的是
5.
(2009.广东历史.7)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1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