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四川自贡·1)下面所示是1842年至190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项条约,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
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过程
B
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发展历程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彻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因此,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其它选项所涉及内容或只沾到题意的一小部分,或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题目
(2020·四川德阳·16)读表1,据表中内容可知( ) 表1 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2015·贵州遵义·17)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14·湖北恩施·16)张大爷一家和邻居被迫举家迁出北京东交民巷,这种情景应该出现在什么条约签订后( )
(2019·广东省·8)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2015·江西省·3)马克思(1818—1883)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总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里所述“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指( )
(2018·湖北孝感·10)中国共产党及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与一座山的名字紧紧相连,这座山就是被称为“革命摇篮”的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摇篮的井冈山,下列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道路的起点?年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长征①是 ②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开展了中国第一次土地革命运动 ⑤1934
(2014·四川遂宁·1)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
(2020·河北省·11)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落后。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
(2020·内蒙古包头·3)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条约是( )
(2019·山东青岛·19)“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22·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1)春秋早期,宋国和郑国虽同处中原经济中心,但两国间还有着大量被称为“隙地”的荒地未被开发,荒地上往往荆棘、蓬蒿和藜藿遍地而生,人们难以在此作业;到了春秋后期,在这些荒地上先后建立了六座城邑。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2.
(2022·高考全国甲卷文综·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3.
(2013·海南单科·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4.
(0··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知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材料二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材料三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摘编自《周恩来选集》材料四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现代化”内容变化的原因。(8分)(2)指出材料四中“现代化”目标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6分)
5.
(2020·广东佛山一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李德林《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经济改革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经济改革的影响。(7分)(2020·广东佛山一模·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43年1月美英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北非战局结束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目的是占领该岛,以保证同盟国地中海航线通畅,吸引苏德战场德军西调,并迫使意大利投降。1943年夏,盟军在北非沿海港口集中了大量兵力,准备在西西里岛登陆。为保证西西里岛登陆战的胜利,盟军在战役前发出将在撒丁岛或希腊登陆的欺骗信息,致使希特勒下令分散了西西里岛上的德军兵力。7月9日深夜,盟军按计划以空降登陆打响了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战役以盟军获胜宣告结束。西西里岛战役是盟军在欧洲战场上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役的胜利为盟军打开了直接进攻意大利的大门,导致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为盟军打开从南部登陆欧洲的大门。——摘编自《二战风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爆发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的意义。(7分)(2020·广东佛山一模·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袁庚(1917—2016),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在任期间,袁庚提出了一系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开展了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新变革。他率先在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改革口号,创办培育了我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并由此催生出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一批优秀企业。他的勇于探索和改革创新,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作出重要历史性贡献。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庚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改革开放试验田“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摘编自《改革者:百位深圳改革人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袁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当今大湾区建设中,袁庚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7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