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北京中考·14)1997年7月1日的一篇新闻报道中说,1841年1月英国侵略军将米字旗插上海岛,今天五星红旗在此升起。报道中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鸦片战争 香港回归祖国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澳门回归祖国
C
甲午中日战争 香港回归祖国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澳门回归祖国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1841年1月英国侵略军将米字旗插上海岛”和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初英国开始对华进行鸦片贸易,1841年1月英国派兵强行占领香港岛。1842年英国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因此报道中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鸦片战争和香港回归祖国,故选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1856年,澳门回归祖国是1999年,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开始于1894年,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于1900年,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吉林长春·15)“我军悉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相抗,其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材料描述的是( )
(2017·内蒙古赤峰·7)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2024·北京中考·11)1911年,上海的一首竹枝词写道:“武昌起义众心惊,报馆齐张革命声。争向门前探捷报,望平街上路难行……但看某城光复矣,眉飞色舞竟忘餐。”这表现出民众( )
(2019·广西河池·6)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场“会战”是( )
(2020·天津市·16)全民族抗战以来,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 )
(2024·宁夏中考·6)北伐开始后,广东、江西等地的农民协会成立了运输队、担架队支援北伐军;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的工人成立敢死队、组织罢工配合北伐军攻城;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这反映出( )
(2015·四川广安·6)小华今年暑期准备参加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夏令营,请你为他选择一条最适合该主题的线路( )
(2016·江苏盐城·11)邓小平曾说:“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组织力量的覆灭”。这里“伟大的胜利”是指( )
(2023·湖南株洲·8)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2022·四川攀枝花·6)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 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
热门试题
1.
(0··7)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2.
(2019·河南洛阳一模·3)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这一制度的推行
3.
(2024·陕西·10)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中写到:“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一状况最早出现于( )
4.
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其中调用丝、绢、棉、麻上缴;当时生产丝帛的地区遍及全国,丝帛还具有实物货币的功能。这反映了( )
5.
(2018·河南省·2)蒋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