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 )
A
民主共和
B
民主科学
C
实业救国
D
变法图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张謇是清末状元,深感要挽回中国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因此,答案为C。
相关题目
(2019·广西贵港·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叫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破坏了中国的( )
(2020·四川德阳·16)读表1,据表中内容可知( ) 表1 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2018·四川阿坝州·19)他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第一次在中国树起“民主”与“科学”的两面大旗。他是( )
(2020·湖北随州·1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2013·四川达州·15)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五四运动
(2015·山东青岛·12)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
(2014·江苏连云港·3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
(2020·湖南张家界·9)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它”指的是( )
1899年,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初期,厂子有长足发展;一战期间,又进一步发展;一战后,纱厂屡遭挫折,最后被吞并。对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 )
(2015·重庆A卷·7)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这表明(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热门试题
1.
20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公路、水运、民航、铁路等各种交通运输手段,建立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联运,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交通建设关注的重点。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2.
与唐前期相比,9世纪之后长安城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开始了从“象法天地”政治之都向世俗生活之都的转变。推动这种转变发生的根本因素是( )
3.
(2019·河北唐山二模·30)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一变化反映出( )
4.
(2023·江苏南通如皋适应性考试·15)美国的外交倾向往往不受总统更换的影响。1955年初,美国正式在亚洲地区实施海外教育项目,强调“通过分享知识、技能和技艺,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要“促进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更好的理解;增进美国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间的相互了解”。据此可知,该项目
5.
190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肓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