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宁夏·4)据《清实录》记载,1898年5月光绪帝将维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让京官对其可行不可行提出意见,以此测验官员对变法的态度,其中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这表明( )
A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
维新变法阻力很大
C
近代民用工业出现
D
“实业救国”成为共识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材料,252条意见中“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表明维新变法阻力很大,这也是维新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故选B项;鸦片战争后,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排除A项;洋务运动促进了民用工业的出现,排除C项;“实业救国”成为共识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安徽·5)1905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召内乱说》等文章。这反映出《民报》作者群体( )
(2023·山东青岛·22)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远离国民党反动派政治中心的偏僻地区,立住了脚,找到了自己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立住了脚”是指( )
(2024·江苏盐城·11) 下列毛泽东诗词能印证“南京解放”的是( )
(2023·青海西宁·7)1912年2月12日,在颁发的《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诏书中提到的“民军起事”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
(2022·山东淄博·4)2021年,朱彦夫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其简历上说“14岁的朱彦夫报名参军,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等上百次战役、战斗”。这段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 )
(2024·黑龙江绥化·13)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
(2023·辽宁锦州·8)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主要是因为他( )
(2020·内蒙古包头·3)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条约是( )
(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8)20世纪初,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该历史人物( )
(2023·吉林长春·15)“我军悉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相抗,其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材料描述的是( )
热门试题
1.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有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体现了 ( )
2.
(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3.
唐代应试举子在参加省试之前,将自己作品写成卷轴,送给政要或名流,以求其赏识,称之为“行卷”。主考官请有地位、声望且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来共同决定录取名单,则谓“通榜”。“通榜”者提出的名单主要是依据“行卷”来定夺。这种现象( )
4.
(2024·浙江高考·2)研究发现,内有帐篷形象(遗物或壁画)的墓葬,东汉时分布于当时边疆地区的内蒙古、辽宁、山西及甘肃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但集中在北方及西北地区,中原地区也有少数发现,隋唐时期主要分布在关中及中原地区。据此可知( )
5.
31.1979年7月,中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方案:一是给企业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二是给企业一定的生产计划、产品购销和资金运用的权力,以打破企业是政府机关附属物的体制。该方案实际上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