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四川巴中·9)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小华同学在学习某课时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图中问号处是( )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
D
土地改革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可知,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工商业公私合营都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而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与材料信息相符,故选B项;“一五”计划的实施促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等无关,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特点是一大二公,与工商业公私合营无关,排除C项;土地改革结束于1952年,把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且与合作社等无关,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
(2017·广东·16)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2019·黑龙江绥化·23)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开始于( )
(2019·浙江绍兴·14)2019年3月28日,庆祝西藏民主改革______周年大会在拉萨举行,近万名各族各界代表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盛大集会。( )
(2016·湖南湘潭·8)下表是《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对比统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建交③两极格局的建立和瓦解直接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024·辽宁中考·1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多年来,中国向44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关税待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让全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红利。这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24·江苏镇江·14) 2017年,新疆增开了乌鲁木齐至和田的列车,下图为列车的LOGO(标识),设计成石榴造型,并用汉字、维吾尔文字书写了列车的名称。该设计表达的期望是( )
(2021·江苏连云港·25)出现下面下图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
(2020·重庆B卷·12)不同类型的资料具有不同的证史价值。下列资料中,对了解澳门历史史证价值最大的是( )
热门试题
1.
表1是1919年《申报》涉及爱国主义的广告数量统计,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表1
2.
(2023·四川雅安一模·5)1888年,《申报》一则时评指出,“我国之所产远不及泰西”造成了洋货盛行,进而大声疾呼:“何不亟行仿而效之,何乃甘以钱财输之于外域也?”这可以说明当时
3.
如表中为美国政府关于1915年英国船只“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军鱼雷击沉事件的部分宣传言论。下述言论( )
4.
(2019·江苏徐州高三考前模拟检测·2)唐代科举进阶后,吏部选官以书判人,“故人竞学书”;北宋时期为了防止考官识别字迹,采取誊录制度,科举进阶后直接授官。故欧阳修说:“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耳。”材料可表明
5.
(2019·山东济南·5)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战争;作为诗人,他写下了“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等壮丽诗篇。这位民族英雄和诗人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8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51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97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