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近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08.海南历史.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
垄断贸易的要求
B
商品输出的要求
C
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
资本输出的要求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注意题干的时间是指19世纪30年代。只有B符合当时的西方希望打破中国的自然经济的状态、实现商品倾销的要求。其余几个选项是19世纪晚期的西方侵略的要求。
相关题目
(2009.山东文综.11)右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2015.山东文综.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2018.4·浙江高考·28)【加试题】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②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③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④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2020.7·浙江高考·11)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其指导发展实业的机构是
1. 下表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此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
(2013.四川文综.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2009.安徽文综.15)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2清革命色彩的是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2011.天津文综.6)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热门试题
1.
1970年6月,毛泽东在会见非洲外宾时谈道:“我们愿意跟你们非洲站在一个行列。就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嘛。我们把自己算作第三世界的。”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的发言中,向全世界阐述了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的着眼点是( )
2.
(2018·山东淄博一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建国初,中央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接管了国民党政府所属的各级学校,开始把旧学校改造成为人民服务的新学校。其次,从帝国主义者手中收回各种文化教育、宗教慈善事业的自主权。第三,改革旧教育的重点是改革课程,改革学制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政务院要求高等学校课程的设置在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专门化。从1951年下半年到1953年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经过调整,各类高校的性质和任务更加明确,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后公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新时期的教育改革:首先,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次,调整中等教育机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第三,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 ——摘编自黄仁贤《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和新时期所推行的教育改革的不同之 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意义。(7分)
3.
相传刘邦在用剑斩杀了白帝之子化身的白蛇后,得知了自己赤帝之子的身份。西汉建立后,此剑成为国之重器。到了东汉,皇帝出行时有专人背负此剑随行。两汉统治者将斩蛇剑视为国之重器的动机是
4.
(2023·江苏连云港一模·5)明代,工匠被编入匠籍,凡是住在京城的工匠每月到官府上班十天,住在京城以外的工匠定期轮班到京师服役。清代,顺治帝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官府不再强制工匠无偿服役,即便是官府工业也给予工匠相应薪酬。这反映了
5.
(2020·江苏镇江·9)《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027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2441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183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696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1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