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现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4.安徽文综.18)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图6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中国加入多边国际公约的情况(1949—2005年)
图6
(注: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了国民党政府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所签署的所有国际劳工公约)
A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C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考点】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解析】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而题中H值出现的年份在2001年,故A项错误;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是在1987 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允许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与2001年不相符,故B项错误;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多边组织,故C项正确;2011年2月,中国已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间与图中的2001年不符,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09.广东历史.14)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2018.4·浙江高考·28)【加试题】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②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③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④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2009·江苏历史·12)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高考资网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问贸易的发展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源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2012.天津文综.4)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2007.广东历史.13)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2014.山东文综.20)图6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2018·海南高考·12)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2012.全国课标卷.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热门试题
1.
(2021·北京东城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7)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的转变,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这些改变主要体现在( )①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②疾病和饥荒盛行③人口得以加速增长 ④手工业劳动出现
2.
(2024·四川成都·20)1885—1890年期间,日本棉纺厂从20家增至30家,纱锭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增加了大约8倍。这些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日本( )
3.
公元8~9世纪,许多哈里发(伊斯兰宗教领袖的称谓)派遣使者到希腊去搜集各种书籍,特别是数学和医学方面的书籍。10世纪时,阿拉伯统治者曾派人到埃及和两河流域购买古籍或其手抄本。这些做法( )
4.
1933年,中央苏区多次召开经济建设大会,各个根据地先后出现公营商店、公卖处、消费合作社等商业组织。同时,中央又设专门外贸机构组织农产品出口和工业品进口。这些举措首要目的是
5.
马克思通过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和结论都写进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这些研究成果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