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现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0.海南单科.22)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
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
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
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
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解题,生产资料增长210%,消费资料生产增长83%,生产资料增速高于消费资料增速,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加大,改变了建国初期,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形势,工业结构得到改善。
相关题目
(2012.上海单科卷.28)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2014.上海单科.30)中国正式起诉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发起的13起反倾销措施,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2008.江苏历史.9)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2017·北京高考·18)据图8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09.江苏历史.10)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2017·海南高考·13)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2019·海南高考·13)198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20万,形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017.4·浙江高考选考·14)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热门试题
1.
1916年,为了应付战争的需要,参战国都建立了一套政府部门、署局机关、专门委员会等,他们分配政府订单,控制资源配额,协调劳资纠纷,垄断对外贸易,从而有效地利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参战国( )
2.
(2019·江苏“百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考试·12)1984年,福建省长乐县委根据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提出:“允许农民个人或合股跨队、跨社、跨县、跨省从事开发性生产或商业活动……允许个人或合股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农民进城开店经商。”这反映了当时
3.
唐代两税法实行“量出为入”原则,先预算国家财政支出的数额,再把总税额分摊给各个地方。它没有制定全国统一的税收标准,而是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征收。这表明两税法旨在( )
4.
(2023··6)1897年9月,贵州学政请朝廷仿康乾时期招试博学鸿词旧制,创设经济特科,得到清廷认可。1898 年4月,浙江巡抚奏请加大改造学堂力度,实用人才要逐渐培养。戊戌变法时,康、梁主张立废八股。清廷采取了张之洞的科举大改内容少改形式的方案。这表明当时
5.
(2017·江苏高考·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