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1·海南单科·1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
A
美国
B
德国
C
日本
D
俄国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从关键信息“须各官合议”、“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可以判断是该国实行议会制度,并实行地方分权,这种情况符合美国的政治制度,故选A项。
相关题目
(2020·辽宁沈阳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一第二学期期末·8)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答案】
(2012·广东文综·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2021·浙江台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35)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帝国。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表述错误的是( )
(2010·福建文综·20)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
(2022·广东省珠海市高二上期末·1)非洲国家边界的44%是按经线或纬线划分的,30%的边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仅有26%是由河流、山脉等构成的自然边界线。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
(2015·重庆文综·10)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2017.4·浙江高考选考·24)《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
(2020.1·浙江高考·21)作家茨威格以“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记录下曾亲历的社会政治事件。其中写道:曾经发誓战斗到最后一息的威廉二世皇帝终于越境出逃了。那一天却给我们带来许多宽慰。因为我们——当时全欧洲的人也和我们一样——相信战争永远结束了。蹂躏我们这个人类世界的野兽都已被制伏。我们相信威尔逊的纲领,就好像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纲领似的。当俄国还在以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思想欢庆自己蜜月的日子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朦胧的曙光。下列项中,与作者回忆直接相关的是( )①德国战败,德意志帝国瓦解 ②美国崛起,国联建立③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 ④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2020·山东潍坊高一第二学期5月月考·26)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材料反映了一战( )
热门试题
1.
1918年1月,孙中山先生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这表明孙中山( )
2.
(2010.安徽文综.16)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3.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4.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参与了近20项国际公约,同时它与国际公约的关系经历了从拒绝、观望到初步参与,再到较大幅度拓展的变化过程。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5.
表2为《1873—1893 年的清政府进出口税率》。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表2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