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福建高考·8)抗战爆发后,中国文艺界大量采用街头剧、朗诵诗、相声、快板、秧歌、标语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和动员。据此可知,这种宣传和动员
A
以知识分子群体为对象
B
以激发民族精神为导向
C
以传统文艺形式为载体
D
以占领舆论高地为目标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进行抗日宣传和动员”可知这些以抗战为主题的宣传和动员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有利于激发国民的民族意识,故选B项;“街头剧、朗诵诗、相声、快板、秧歌、标语”都属于比较通俗的文艺形式,主要以普通民众为受众对象,排除A项;“街头剧、朗诵诗”都是新式文艺形式,具有西方色彩,排除C项;以抗战为主题的宣传和动员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抗战大局的需要,围绕舆论制高点的斗争服从于民族解放斗争的需要,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
(2024·山东高考·1)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
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2024·高考真题(全国新课标卷)·1)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 )
(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由此,中国共产党
13 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2023·福建高考·3)吐鲁番出土的一批质库帐历,记录了唐代长安普通居民的质典活动:他们为了借钱,抵押旧衣衫、铜镜等日常物品,并在赎回时支付本息。这批帐历可用来说明当时长安
【历史—选修3:20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加快向中国东北移民的步伐,在伪满初即制订了所谓“屯田兵”移民和一般“农业移民”的侵略方针。为实现移民侵略,日本政府对本国人民进行欺诈性宣传。日本移民主要配置在沿苏边境一带,山林边缘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的中心地区,日本侵略者认为“选定和取得农耕地,与满洲日农移民成败的关系极大”。1936年,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了庞大的移民计划,并列为“七大国策”之一。为此,日本和伪满洲国都强化了有关移民机构。截至1944年底,日本移民侵占土地相当于当时东北耕地总面积的1/10,到1945年战败投降为止,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移民达10.6万户31.8万人。——摘编自孔经纬《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移民我国东北的侵略活动》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向中国东北移民的主要方式。(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移民中国东北的后果。
(2013·浙江自选模块·10)“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 材料一 整个村落以敬爱堂为中心布局设计,前后两条溪流成弧形绕敬爱堂而过,流经家家户户门前,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格局。在村西的西溪出口处,挖了一亩大的水塘,修建水口,在周围修筑亭台楼阁和石拱桥,广植树木,以蓄水挡风。 ——摘编自《徽州古村落》 材料二 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湖申遗成功后,杭州市承诺“六个不”:“还湖于民”目录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西湖是人民的西湖。 ——据2011年6月26日报载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古村落的风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古村落水系的作用。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指出古人利用和改造这一水系所体现的思想。(7分) (2)分析材料二,回答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应该是什么?(3分)
热门试题
1.
下表是对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领袖的描述,这说明当时( )
2.
(2020·贵州黔西南州·6)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赠物的包装箱上附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诗句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当时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大唐文化。这位高僧是
3.
(2016·湖南张家界·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
4.
(2022·四川资阳·8)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劳动者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5.
1947年,苏联决议在莫斯科建造多栋高层建筑,提出“(它们)应该与城市历史上的建筑艺术和未来的苏维埃宫的形象相协调”。1954年,建成后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劳动模范公寓、重工业部大楼等“莫斯科七姐妹”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这些建筑 图2 莫斯科大学主楼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