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您现在位置:在线自测> 高考卷> 浏览试题
[主观题]

(2013·上海单科·38)同文馆之辩(1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京师同文馆的设立给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带来了很大冲击。由此,同文馆的办学举措引发清廷内部的争论。1867年,保守派代表人物倭仁上奏道:

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袭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筹办夷务始末》

问题:

(1)倭仁反对同文馆哪些办学举措?理由是什么?(6)

(2)假设你参与当时的论辩,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8)

【考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式教育的发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倭仁是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认为国家的根基在于礼义和人心,不在技艺,中国的天文、算学比西方先进,而且洋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第(2)题属于开放型题目,要结合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社会思潮产生发展的背景阐述自己的看法。注意论从史出。


收藏 查看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