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高考真题(全国新课标卷)·9)17世纪,法国某细布工场雇佣近1700人,分属于制作轮子与刀具、清洗、上色、整经等部门。织布分为多道工序,其中压印、绣花等通常由妇女承担。这可用于说明( )
A
生产方式变革的条件渐趋成熟
B
机器大生产强化对工人管理
C
现代工厂制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D
工业革命促进女性地位提升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材料中描述的细布工场中分工明确,各有不同部门和工序,这种细致的分工体现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为生产方式的变革(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大生产转变)逐渐创造了成熟的条件,故选A项;17世纪主要还是手工工场,并非机器大生产,排除B项;现代工厂制度是在工业革命后才确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工业革命在18世纪中后期开始,此时还未开始,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有学者认为,“金宋以后的元明清统一王朝,除了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外,经济文化重心已经固着南方不可移易了”。下列史料,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2024·重庆高考·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到明代,进入第四个寒冷期,而农垦成风,“墙(明长城)内之地,悉分屯垦”。沙地植被遭到破坏,到万历年间普遍发生了建筑物被雍的现象。万历三十七年(1609),榆林卫中路“东自常乐堡起,西至清平堡止”“俱系平墙大沙,间有高过墙五七尺者,甚有一丈者”。是年闰三月,朝廷调兵两千余人,并招募陕北各州县灾民数百人,历时六个月,长城沿线约120公里积沙被扒除到底并运往远地,“沿边一带,焕然一新,不可谓非大工”。——据韩昭庆《荒漠、水系、三角洲:中国环境史的区域研究》等整理材料二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清末民初有6个堡寨、421个村宅、近10万亩农田遭埋压危害。沙区垦民为求生计,背扛肩挑,移沙造地,垒石防沙护田,散压柴草挡风救苗,依然不改“满眼尽飞沙”“树少不闻鸦”的景象。金鸡滩村马德宽借风移沙造田,或扬沙移丘,或背驮土石压沙,早出晚归,奋战10余年,夺地20余亩,微产杂粮,仍不解贫。——摘编自《榆林市志》材料三1953年后,埃及政府对治沙实施政策扶植,并对各省的土地开发建设局实行系统领导,协调治沙。埃及还成立了专门的沙漠研究中心,从1979年起建立了5个沙漠土地开发技术实验推广示范中心。这些研究机构与推广示范中心紧密配合,研究成果可以很快得到应用。此外,埃及还从联合国、世界银行、中国、美国、法国等组织和国家获取资金、技术、设备及优质种源等。埃及开发沙漠农业的成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摘编自郝晋珉等编著《中国荒漠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材料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1984年,国家允许农民承包治理荒地。石光银同海子梁乡政府签订合同,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成为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三十多年来,他带领乡亲们多措并举,历经千辛万苦,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一道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扭转了“因沙致穷”的千年困局。中国对毛乌素沙地的成功治理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据任仲文编《千秋伟业 百年风华》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陕北治沙的背景及效果。(8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末民初榆林治沙失败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埃及治沙的历史经验。(6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在毛乌素沙地治沙的意义。(4分)
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
(2023·江苏高考·13)1522年,葡萄牙向西班牙提出抗议,认为其船队进入香料群岛摩鹿加侵犯了葡萄牙领土,西班牙予以回绝,双方各执己见。1529年,两国依靠地图学和航海经验最终签订条约,划出了一条纵贯太平洋的分界线,纷争暂时得以平息。该条约的签订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唐弘道元年(683),侍中裴炎改任中书令,将原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迁至中书省。神龙元年(705),豆卢钦望担任尚书右仆射,因未获得“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称号而无法参加宰相议事会议。这说明唐代( )
(2024·湖南高考·1)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 )
热门试题
1.
下表为中国1978-2007年国家、企业和居民三者的初次分配关系演变情况。据上表可知,收入分配改革
2.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社会的信息承载形式、信息传递方式、信息处理和利用手段都曾发生过革命性的变化。下列项中,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3.
(2024·江西上饶二模·16)图3是英国漫画家凯文·卡拉赫于2023年创作的漫画《Not hungry at the moment》。这张漫画颇具深意,呈现出两组情境,两张餐桌,却传达着相同的隐喻。据此判断,“相同的隐喻”是指( )图3
4.
肤色是影响女性美评判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期的欧洲倡导白皙肤色,以莹白剔透为美;但从18世纪后期开始,金色的黝黑皮肤逐渐成为审美主流,欧洲女性都开始追求古铜色和小麦色皮肤。这段话反映了
5.
(2023·广东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7)下图漫画《农民协会 农民谋解放的机关》,发表于1927年2月江西省农民协会出版的《农民画报》。该漫画意在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