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贵州黔西南·3)如图四幅图是某校历史社团研究性学习的一组材料,最符合他们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农业生产的进步
C
文学艺术的繁荣
D
商业贸易的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圆形方孔钱”“五铢钱”“开元通宝”“纸币铜版拓片”并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铸造了圆形方孔钱;汉武帝时期铸造了五铢钱;唐朝时期铸造开元通宝;宋朝时期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故图片反映的是秦朝到宋朝货币的变化,体现的是商业贸易的发展,随着交易量的扩大纸币出现,故选D项;题干图片反映的是经济的发展,与政治上中央集权加强无关,排除A项;货币不属于生产工具,与农业关系不大,排除B项;文学艺术属于文化领域,与经济(货币)无关,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8·四川成都·1)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
(2016·浙江湖州·1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这个大变动包括①秦朝——建立行省制 ②汉朝——建立剌史制③秦朝——建立郡县制 ④汉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2023·山东聊城·5)“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考其渐积之基,其道德虽不及于三代,而其为功,何异王者之兴!”这段文字评述的是( )
(2020·江苏泰州·31)“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揩施中的
(2020·山东东营[八年级]·1)下图所示青铜器工艺精美、造型奇特。它铸造于
(2024·四川广安·2)《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
(2022·浙江杭州·13)在黄河流域磁山遗址发掘的文化层(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700年之间)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窖穴,其中很多窖穴底部有粮食堆积的痕迹,另外还有石铲、石臼、石杵和圆形陶碗等。据此推测,这一文化层( )①处于旧石器时代 ②处于新石器时代③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 ④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2017·江苏镇江·2)下图是汉朝前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主要交通线。当时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
(2024·甘肃兰州·4)《论语·乡党》中记载,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回家后看见马棚被烧,赶紧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却不问马怎么样了。该故事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的( )
(2016·江苏镇江·1)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热门试题
1.
(2023··5)图3为近代中国某一历史现象的变化轨迹(图中“数目”为社会关注度)下列描述符合这一现象的是图3
2.
(2019·江苏徐州高三考前模拟检测·3)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认为“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这位思想家应是
3.
(2022·湖北荆州·8)“我们的朋友遍天下”,20世纪70年代,我国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第二次建交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4.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指出:“(19世纪)德国的统一是欧洲大多数政府长期以来加以阻止的”,而“俾斯麦机敏地利用其他欧洲国家相互冲突的野心,打了三次短促的战争,巧妙地将对手一一战胜,带来了德国的统一”。这表明德国统一( )①采取自上而下方式进行 ②旨在操纵欧洲政治经济③具有一定民族解放性质 ④促进了普奥矛盾的缓解
5.
始于12世纪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主要是私法研究的勃兴,在“复兴的罗马法”的结构中,它的法律制度不是基于形式法律的原则,就是基于物质的原则,这主要理解为经济方面和功利主义的考虑。 罗马法复兴是因为罗马法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