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贵州遵义·21)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 )
A
八王之乱
B
七国之乱
C
安史之乱
D
陈桥兵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诗句可知,唐朝杜甫的《垂老别》形象地再现了战时山河破碎、人民遭殃的残酷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的后期发生的安史之乱,造成了战火蔓延,山河破碎,死人遍野的社会状况,使唐朝开始由盛转衰。因此,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故选C项;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时期,陈桥兵变与赵匡胤建立北宋有关,均与“唐朝”无关,排除A.B.D项。
相关题目
(2022·山东青岛·11)明清时期的中国,在世界文明的赛场中逐渐落后,又因为虚弱与自我陶醉错失了开拓市场、拥抱世界的机会。这一时期“虚弱与自我陶醉”的表现有( )
(2015·湖北咸宁·14)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2023·黑龙江大庆·12)设立于清朝雍正年间,其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一特殊机构是( )
(2014·山西省·3)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2020·山东东营·6)导致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2023·四川资阳·3)北魏迁都后,洛阳成了北方政治、经济中心,商人们在这里可以购买各地名贵特产。北宋与辽、西夏对峙时,官府和商人在边界贸易场所交换各种商品。这反映了( )
(2023·山东青岛·8)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懈。所信用者大都才调平庸,不足制敌。统兵大员,也多用文官,以没有战阵经历的文人主持军事,自然败事者居多。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2023·河南·6)宋朝在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市”“蕃坊”“蕃学”。这是由于当时( )
(2024·四川成都·10)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画家徐扬创作了《盛世滋生图》,该图描绘了苏州的市井风情。据统计,图中共绘有人物12000有余,船近400只,桥50余座,店铺200余家,中式房屋2000余栋。该图反映了当时( )
热门试题
1.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择之禁,是以商富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而《汉书·食货志(下)》中记载:“商贾及其子孙不得为官吏;商贾不得衣丝、乘车、骑马、携带武器....”据此可知
2.
(2019·山东潍坊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3.
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总兵力是550万;经过精简,到1958年底军队规模为240万人左右:到70年代中期,军队员额大幅上升,最多时达600多万,导致70年代军队员额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4.
西汉吕后时期实行“受鬻法”,规定“大夫以上(年)九十……禀鬻米月一石”;汉文帝时期颁布“养老令”,规定“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汉武帝时期将其减少为仅赐三石米;汉哀帝时期则赐予象征意义的王杖(如鸠杖)而非布帛、粮食等。这些举措
5.
(2013·浙江文综·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