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内蒙古赤峰·3)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他统治时期,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职责,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历史上称他统治时期为贞观之治,故C符合题意;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开元盛世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相关题目
(2020·山东泰安·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下列皇帝最能秉持这一理念的是
(2024·江苏镇江·4) 下表呈现了元清两代对台湾的治理措施,其中体现的历史趋势是( )
(2020·福建省·7)宋代,常有民众在清明等节日放风筝,还出现了“圆社”等专业球类社团。这说明当时( )
(2017·江苏常州·3)清朝蓝鼎元的《论南洋事宜书》云:“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该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2018·重庆A卷·2)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
(2017·山东威海·2)汉武帝、明太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 他们两人都( )
(2024·德州·5)《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一书中写道:“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与该论述相关的元朝史实是( )
(2017·黑龙江大庆·6)明代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汪直权倾朝野,“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能免”。类似现象在明代多次出现,这在本质中反映了当时中国( )
(2022·广西梧州·3)明代商业发展推动工商业市镇的崛起。在松江府,棉织业市镇有朱泾镇、朱家角镇等;在嘉兴府,丝织业市镇有王店镇、王江泾镇等。这说明当时( )
(2015·内蒙古鄂尔多斯·5)国家统一是国泰民安的前提。下列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达赖喇嘛”封号①设宣政院 ②设伊犁将军 ③设驻藏大臣 ④赐予五世达赖
热门试题
1.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3)下图为公元4—6世纪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与这次人口迁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2.
(2024·山东东营·15)20世纪90年代初,姓“资”姓“社”问题引发激烈讨论,有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成为制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思想瓶颈,为打破这一“思想瓶颈”指明方向的是( )
3.
(2018·湖北武汉4月调研测试·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太学的创建,采用了公孙制订的具体方案。公孙弘拟议,第一,建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确定博士为朝廷教授弟子以完善政教的责任;第二,规定博士官置弟子50人;第三,博士弟子得以免除徭役和赋税;第四,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第五,太学管理,一年要进行一次考试;第六,考试成绩中上等的太学生可以任官,成绩劣次,无法深造以及不能勤奋学习者,令其退学。 太学生的数量,汉昭帝时增加到100人,汉宣帝时增加到200人,汉元帝时增加到1000人,汉武帝末年,增加到3000人,王莽时代进一步扩建太学,一次就曾经兴造校舍“万区”。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据材料概括汉武帝所设太学的主要特点。(9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所设太学的影响。(6分)
4.
(2013.天津文综.11)凯末尔说:“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我们的头脑愿意接受现时代思想,但我们仍得保持自身不变。”为此他推行的改革有①废除政教合一 ②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③走苏俄发展道路 ④大力发展农业
5.
32.公元前494年,罗马平民不满土地、债务、政治权利等问题,集体撤离罗马城。元老院被迫与平民妥协,设立保民官,其地位神圣不可侵犯。保民官的设立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