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1年4月怀化市二模27题)“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对《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B
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C
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D
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在1848年,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材料中的“世界市场”、“世界性”都说明了此点;B.C.D三项表述明显错误。
相关题目
(2015·江苏苏北四市一模·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 的做法
(2020·山东高考·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2022·山东省济南市十一校高三2月联考·5)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朱棣敕谕,“四方海外诸藩王及头目人等;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若有掳诚来朝,咸锡皆赏。故兹敕谕,悉使闻知。”这表明明政府( )
(2016·河南焦作一模·26)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2009·广东单科·1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2024·浙江义乌三模·3)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辽史·太祖纪》也曾载“太祖……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 )
(2018.4·浙江高考·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2013·四川文综·2)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2008.山东基能.54)下列诗文中含有“中国”别称的是①楚失华夏 ②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③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④长夜难明赤县天 ⑤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2015.重庆文综.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热门试题
1.
(2020·湖北随州·1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2.
(2020·浙江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试卷·7)《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3.
(2023·黑龙江牡丹江·25)下图反映出人类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是( )
4.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5.
(2024·江西南昌高三一模·4)在宋代榷场贸易中,茶叶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在金国,茶叶已经成为百姓待客的必备物品,百姓婚嫁也以茶叶为聘礼,表示对婚姻的坚贞不渝。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