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如图说明( )
A
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
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
C
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
D
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A.材料只能体现佛教相关信息,未涉及儒学和道教,排除;
B.材料主旨没有体现文明的冲突,排除;
C.根据《释迦降生图》和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可知,反映了外来文明和中华文化的融合,故选此项;
D.图片无法体现世俗化趋势,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西文化交流,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片信息。
本题以图片为素材,考查中西文化的交流,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相关题目
(2017.北京东城一模.18)下列诗词所描绘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推倒三山黎庶悦,中华崛起翻新页。②聚首上海怀天下,再游湖上驭红船。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④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了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现象( )
(2018·四川绵阳一模·28)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2016·浙江文综·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2018·安徽亳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8)17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积极保护海外贸易。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2011.山东基能.23)山西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木质框架结构古建筑,紧贴崖壁,半悬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北魏时期佛教已传入我国 ②该建筑架构简单,稳定性差③木柱和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钉连接④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和木柱起主要支撑作用
(2013.四川文综.9)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
(2020·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25)秦末,“天下苦秦久矣”,但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各地的表现不同: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人,其次是齐和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秦地,则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由此可知
(2017·海南高考·6)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热门试题
1.
(2023·云南·3)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位思想家是( )
2.
(2024·江西九江塞三模·9)毛泽东曾在一份党内指示中指出:“应该吸引愿来的外地资本家……开办实业。应该奖励民营企业,而把政府经营的国营企业只当作整个企业的一部分……认真地、精细地而不是粗枝大叶地去组织各根据地上的经济,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该指示的落实有利于( )
3.
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经济模式开始出现于
4.
图6漫画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山姆大叔”描绘成受到小矮人攻击的格利佛。该漫画说明( )
5.
(2024·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2)黄河流域在西汉晚期至东汉,大致归并为关东(山东)、关西(山西)两个文化倾向有差异的基本文化区。到东晋时,许多关西关东方言已经混一。魏晋以后,出现了江南、江北两个文化区并峙的局面。对上述文化区格局的变迁解释正确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