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1·河北张家口一模·6)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强调“夷夏之辨”。1849年,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介绍西方国家时已不用“夷”称。1861年,冯桂芬在刊刻《校邠庐抗议》时,将书中的“夷”字全部删除,认为今日洋人与昔日夷人不同。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的知识分子
A
外交理念逐渐向近代转型
B
传统价值观念丧失
C
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
抵御侵略意识消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对洋人的看法由强调“夷夏之辨”到不再使用“夷”称,这是对洋人的观念变化,意味着开始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西方人,体现了外交理念的近代化,故选A项;题干仅仅体现的夷夏观念在一些相对开明的知识分子中的变化,但是这个观念当时并没有消失,排除B项;题干仅仅体现外交理念的变化,并没有涉及到对是否学习西方,排除C项;鸦片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抵御侵略的意识是逐渐增强的,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海南高考·10)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 当时中国共产党
(2024·重庆高考·13)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城市的街道和广场上充斥着君主、军人英雄的纪念碑或雕像。19世纪60年代,各国开始重视对本国文化英雄的纪念,作家、艺术家和作曲家的纪念碑越来越多,与政治家和军人的相当。这种变化说明( )
据史料记载商周时期国君被放逐的事例很多,著名的如伊尹将太甲放之于桐宫 ,国人暴动使厉王出奔于彘等。对于这些情况时人不以为怪,周王后裔王子朝对周厉王被逐事曾直言不讳地说:“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君王于彘。”这反映了当时( )
(2017·河南郑州三模·25)王夫之曰:“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以得有强豪兼并者为苟免逃亡、起死回生之计……田不尽归之强豪不止,而天下之乱且不知所极矣!”材料反映了
(2024·广东二模·2)汉武帝去世后,继位的昭帝年仅8岁,外戚霍光以大将军身份秉政,领尚书事。西汉后期如外戚王莽等,也都是以大将军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身份执掌中央大权。上述现象反映出( )
(2013·浙江文综·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2011.天津文综.11)在近现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是
(2017·广东珠海高三摸底·10)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开始创办国家垄断企业,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如能源、军工、航空等,到1936年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从客观角度看该做法( )
(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明代有位诗人写道“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植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首诗说明他主张( )
热门试题
1.
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
2.
(2010·芜湖市高三期末)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3.
(2017·江苏苏州·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4.
(2015·广东文综·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5.
(2019·安徽省·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026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243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182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696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1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