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1·河北张家口一模·6)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强调“夷夏之辨”。1849年,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介绍西方国家时已不用“夷”称。1861年,冯桂芬在刊刻《校邠庐抗议》时,将书中的“夷”字全部删除,认为今日洋人与昔日夷人不同。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的知识分子
A
外交理念逐渐向近代转型
B
传统价值观念丧失
C
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
抵御侵略意识消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对洋人的看法由强调“夷夏之辨”到不再使用“夷”称,这是对洋人的观念变化,意味着开始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西方人,体现了外交理念的近代化,故选A项;题干仅仅体现的夷夏观念在一些相对开明的知识分子中的变化,但是这个观念当时并没有消失,排除B项;题干仅仅体现外交理念的变化,并没有涉及到对是否学习西方,排除C项;鸦片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抵御侵略的意识是逐渐增强的,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联评·11)下表为1912—1920年中国主要民营工业发展速度表。该表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的民营产业( )
7. 《海国图志》中有:“奏仿钦天监用西洋历官之例,行取弥利坚、佛兰西、葡萄牙三国各遣头目一二人,赴粤司造船局,而择内地巧匠精兵以传习之”,“并延西洋陀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驶攻击”。据此可知,魏源( )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2014·辽宁大连双基测试·10)魏晋南北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形成耕耙耱技术,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从而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耕耙耱技术主要体现了中国占代农业的特点是
(2024·八省八校高三联考二·6)下表为晚清名臣胡林翼统计的清咸丰七年到十一年(1857—1861年)湖北省文武职官及其眷属等的死亡情况。据此可推断( )
(2009.福建文综.23)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9)图四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2017.11·浙江高考·2)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
(2010·天津文综·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1945年,《联合国宪章》首次确认民族自决权,尊重所有民族之权利平等与自决原则。这一原则也在多个国际法律文件中得到强调或重申,并成为国际合法性的主导标准。这一原则的实施( )
热门试题
1.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
2.
(2018·湖北武汉二月调研·32)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喜剧在城邦的节日仪式出现并且发展壮大,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都是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这表明了当时的雅典
3.
(2021·山东高三三模)班固在《汉书》中提出∶“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这说明班固
4.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_____
5.
(2020·北京延庆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3)下列属于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的共同点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