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1·江苏常州高三上学期期中·1)有学者认为整个西周社会组织是以宗族为经,以家族为纬,“国”和“家”紧密结合,从家族、宗族引申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这种观念对现代中国产生的正面影响是
A
强调等级秩序,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B
体现家国一体,有利于激发爱国情怀
C
重视宗法关系,有利于建立法治社会
D
立足家庭本位,有利于凸显公民个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从家族、宗族引申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表明家国一体,对国家的认同,有利于激发爱国情怀,故选B项;强调等级秩序是通过森严的宗法等级,从家族、宗族引申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有利于激发爱国情感,排除A项;重视宗法关系,讲究人情道德,不利于建立法治社会,排除C项;宗法观念立足家庭本位,会导致公民个性的丧失,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0·江苏泰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5)《皇明大政记》载:“人尝谓辅臣(内阔大臣)拟旨,几于撞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定。……有不符意者,则驳使再拟。故阁臣无不惴惧者。”材料反映了
(2011.天津文综.2)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2022·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中调研·1)对于分封制下的封土有多大这个问题,今文学家认为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古文学家认为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吕思勉则认为,今文家说的是初封时的情况,而古文家说的是列国后来开拓的结果。吕思勉所说列国封土的变化( )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
(2009.山东基能.42)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22·全国甲卷·31)图3图3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2014.北京文综.17)图9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图9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2021·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卷二新高考卷·15)15~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重视控制金银的贸易;英国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法国则注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政府直接出资创办了许多手工工场。这些政策和措施
(2024·广东二模·2)汉武帝去世后,继位的昭帝年仅8岁,外戚霍光以大将军身份秉政,领尚书事。西汉后期如外戚王莽等,也都是以大将军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身份执掌中央大权。上述现象反映出( )
热门试题
1.
下表为1870—1894年部分年份中国进口商品总值以及大宗商品进口值的变化表(单位: 万海关两)它反映出( )
2.
(2024·天津高考真题·3)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情况上表反映了
3.
(2020·“超级全能生”浙江3月高考选考联考B·17)玉米在16世纪中期,即明朝传入中国。据学者研究认为,“玉米传入中国的途径分为海路和陆路。陆路又分为两条:一条由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路线,另一条经波斯、中亚到甘肃的西北线。海路则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入到内地。”玉米传入中国可以反映出( )
4.
(2018·江苏镇江一模·1)春秋时代社会群体可分为公子、卿大夫、士三层;到战国时期,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种变化说明
5.
(2020·四川绵阳·28)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