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1)夷夏之辨(以华夏中心,华尊夷卑;华夷有别,以礼乐文化区别华夷);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周边民族。(4分)(2)变化:扬弃“夷夏之辨”,主张学习西方;宣扬国内与国外各民族平等;反对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3点6分)原因:西方列强的侵入,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近代政治运动的推动,如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西方近代民族观对中国的影响。(3点6分)(3)坚持民族团结与民族平等,增强民族凝聚力;坚持民族自信,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坚持开放进取,认清自身不足,学习他人所长。(2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答案:
(1)据材料一“西周后期,北方民族戎狄内迁,南方自称‘蛮夷’的楚国强大起来,威胁诸夏,夏民族意识高涨,于是改族称为‘华夏’,意为‘大而华丽’,以区别夷狄的‘野蛮’,‘夷夏之辨’由此出现”可知,中国传统民族观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以华夏中心的“夷夏之辨”;据材料一“孔子作《春秋》以礼乐文化作为判别夷夏的最高标准”可知,以礼乐文化区别华夷不同;据材料一“孔子还主张对周边民族采取怀柔政策,他的弟子就有来自夷狄地区的子弟”可知,以包容的态度、怀柔政策对待周边民族。
(2)第一小问新变化,根据材料一“西周后期,……夏民族意识高涨,于是改族称为‘华夏’,意为‘大而华丽’,以区别夷狄的‘野蛮’,‘夷夏之辨’由此出现”、材料二“梁启超……提出:‘民族主义者……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将‘五族共和’‘五族平等’确立为处理国内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开始将反帝与反封建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近代民族主义新的内涵”可知,与传统民族观相比,中国近代民族观出现了扬弃“夷夏之辨”,主张学习西方;反对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宣扬国内与国外各民族平等;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等新的内涵。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提到的时间、阶级派别以及政治运动,结合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知,外部原因包括西方列强的侵入,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近代民族观对中国的影响等;内部原因包括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近代政治运动的推动。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民族观内涵的变化,结合新中国的民族制度与政策,我们应该保持的态度包括坚持民族团结与民族平等,增强民族凝聚力;坚持民族自信,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坚持开放进取,认清自身不足,学习他人所长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