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的民生思想
A
由注重农村问题转向注重城市问题
B
由节制资本转为平均地权
C
始终坚持实业救国,改善民生
D
始终坚持国民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民生主义。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把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土地与资本两大问题。“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是孙中山的土地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故D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2024.1·浙江高考·20)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图中所示路线反映的史实是( )
(2021·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高三12月联合调研监测·3)图1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墓葬的3世纪壁画,描绘了耕地、播种、耙地的劳动情景。据此可知当时图1
(2021·山东滨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一变化表明
(2014.江苏单科.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2017·河南高考诊断A卷·27)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了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现象( )
(2007.海南单科.5)图2为“胡人执犁俑”。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
(2020·湖北十堰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材料主要体现了董仲舒
《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热门试题
1.
(2024·江西新八校高三联考(一)·4)下表摘自《明实录》中关于明朝一段时期的财政收入情况表,该表数据变化反映了
2.
(2018·山东烟台·1)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3.
1874年清政府筹议海防建设,前江苏巡抚丁日昌主张“御今日之侮”须“效彼之长”,对此,大理寺卿王家璧主张“勿以事非已出轻改前人,勿以能顺夷情不顾国是”。王家璧这一观点( )
4.
宋太宗时规定,各路转运使不准随便上京奏事,遇“非常事,许乘驿入奏”。神宗时,特准部分转运使“如有要切公事,须合面奏者,即取旨”。徽宗后期,要求转运使“各条具所部无名之费、不急之务”奏报朝廷。据此可推断( )
5.
下图是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