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宋代,福建与江南发达地区联系密切,江南商品大量流入参与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活跃的背景下,泉州逐渐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福建成为中国海外贸易最发达的区域。其发展源于( )
A
福建人海外开拓精神
B
宋代政治中心的变化
C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宋代,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方,江南地区成为农业和手工业中心,商品生产丰富,通过密切的区域联系流入福建,参与海外贸易,从而推动泉州取代广州成为最大贸易港口,福建成为最发达区域,故选D项;海外开拓精神并非福建独有,仅靠此无法充分阐释其在宋代成为海外贸易最发达区域的原因,排除A项;宋代政治中心主要在开封等地,这与福建海外贸易发达关联性不大,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在汉代已开通,并非宋代福建海外贸易发达的根源,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9·云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31)1854年,英国作家狄更斯《艰难时世》中描写英国工业城镇: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上面冒着长长的黑烟;运河被染得又黑又臭。大街小巷都一个样,里而住的人也差不多,他们在同一个时间上班下班,做同样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今天和昨天、明天没有不同,今年和去年也一样。这表明了
图1为2005—2020年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和中国的缴纳会费走势,中国所承担份额升至第二位。这可以用来说明( ) 图1
(2018·山东日照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古代中国,几乎从来没有受到过真正强大的文明挑战,始终相信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凡是周围的国家,中国人就相信他们文明等级比我们低,应当向我们学习、进贡、朝拜。天朝只看重藩属是否归顺,而轻视疆土划分。 历代王朝认为模糊波动的边界反而有助于鼓励蛮夷的慕化之心,清晰稳固的边界却会阻断华夏文明价值的扩张,疆域往往中心清晰而边缘模糊。“朝贡体系自汉末就得到了确认,并在此后成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定制,一直沿用到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之前主要以列封藩邦属国的形式巩固边关。 ——摘编自葛兆光《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后,清王朝面临强敌窃边的边疆危机。1865年,薛福成先后追随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担任其幕僚,长期办理洋务外交,得以了解和学习西方外交理念及其运作方式,外交思想逐步近代化。在与英国进行西南边界勘定和界务谈判中,明智而务实的薛福成抛弃传统的“天下—王土”观念,代之以“寸土必争”的领土主权意识。1892年,薛福成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进行了多次谈判,援引国际公约,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他还力请朝廷选将练兵,切实加强西南边境的军事防卫。西南地区从王朝国家的“藩篱”,变成了与内地“唇亡齿寒”的边防要地。中法战争后,清王朝分别与法、英勘定滇缅、滇越、粤越以及西藏与尼泊尔、东北与日朝之间的边界线,这些较为清晰的现代民族国家间的边界线,意味着传统的属国或朝贡关系最终裂变。 ——摘编自林开强《清王朝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简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与近代中国两种疆域边界观念的不同,并说明原因。(1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的积极意义。(8分)
(2023·河北唐山高三摸底·4)《唐律疏议》中有“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规定。此律条的“疏议”释义:“‘化外人’,谓蕃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该规定主要体现了唐代
1850年,美国仅有6座人口超1万的城市,城市人口不到总人口的5%;1900年,人口超1万的城市达38座,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23·北京顺义区一模·4)下面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表。清前期人口统计数字比明初增加的因素有①海外贸易的发展 ②摊丁入亩的政策③高产农作物的推广 ④粮食产量的增加
(2021·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三12月联考·2)先秦时,人们用荪叶(菱白叶)包黍米,因呈牛角状,人们称之为“角黍”。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将北方的角黍和江南的筒粽统称为“粽”,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2023·福建名校联盟大联考·7)19世纪末20世纪初,封建等级制度已受到质疑和挑战,公民权利观念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辛亥革命后,传统政治文化加速向民主社会政治文化转型。这表明辛亥革命
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英国人这样有步骤地在中国进行掠夺,并使中国人服从其指挥,乃至于他们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控制着贸易、报纸、商港和政治。”这情形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热门试题
1.
(2017.11·浙江高考·27)【加试题】阎毗精于建筑、雕刻,在隋“以丹青知名”,“领将作少监”。其子阎立德、阎立本“俱传家业”。入唐,立德“为将作大匠,造翠微、玉华宫称旨(符合上意),官至工部尚书”。至立本以将作大匠代兄为工部尚书,后任右相。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同时期苏联东欧国家年均增长5.7%,非洲国家年均增长4.5%,拉丁美洲国家年均增长5.2%,亚洲国家和地区(不包括日本)年均增长5.2%。这说明( )
3.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谓:“王彭尝云,途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一材料不能说
4.
(2024·湖北高考·5)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5.
(2016·山东日照·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