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东潍坊三模·10)1280年,欧洲某庄园领主因封闭了一条沟渠并阻碍了道路的通行,受到庄园法庭如指控:“领主开垦了一块赤杨林地,并且在那属于村民的土地上隔离出一块地方,本来村民在那里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公共放牧的。”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
A
保护领主土地私有制
B
注重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
旨在保障村民的权益
D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庄园领主因封闭沟渠阻碍道路通行而受到庄园法庭的指控。领主的行动影响了村民的公共放牧权利。由此可知,庄园法庭在这里起到了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故选B项;材料中并不能看出庄园法庭在保护领主的土地私有制,相反,它是因为领主的行为影响了村民的权益而对其进行指控,排除A项;虽然庄园法庭的指控确实与村民的权益有关,但它并不是主要为了保障村民的权益而设立的,庄园法庭主要是维护领主的利益,排除C项;在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等级制度明显,法律面前并非人人平等,排除D项。
相关题目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8)1919年2月7日,李大钊主持北京《晨报》副刊改良,增设自由论坛,表示“凡有以新修养、新智识、新思想之著作惠寄者,无论文言或白话,皆所欢迎”。接着,李大钊又改造“译丛”栏,“‘译丛’一门拟多采东西学者名人之新著,且择其有趣味者追译之”。这些改良举措( )
(2024·河北衡水学三模·1)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板)块”(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唐开元年间,扬州刺史赵匡在《举选议》中言:“(朝廷)收入既少,则争第急切,交驰公卿,以求汲引,毁髻同类,用以争先……势使然也。”这反映了当时( )
(2023··8)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人民”一词逐渐上升为党的重要理论概念;大革命失败后,“人民”一词有被“群众”“民众”等取而代之之势;1935年后,中国共产党重新启用“人民”的概念,而且对“人民”的内涵进行了新的建构。这一变化
(2024·四川绵阳二模·11)有学者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英国为“改良的时代”,绝大多数倡导激进变革的人并不寻求在英国促成暴力革命。英国的统治精英从未像法国那样失去勇气和镇定。他们既坚定,能拒绝做出任何重大让步;也灵活,能在面临来自下层的巨大压力时适当后退。这反映出英国
(2023·广东深圳光明区二模·16)1947——1948年,苏联与保加利亚、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长期贸易协定,向各国出口急需的谷物、煤炭、棉花等原料,并提供资金援助;各国向苏联出售建造铁路设备、工业设备和工业制成品,并不同西方国家发生关系。据此可知,当时
(2019·清华大学11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34)古代世界的人们认为“当你拥有完美的躯体时,你的内心也是完美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知道精神与肉体不可能天然地统一,更加注重个体人性的光芒,于是“当你拥有完美的躯体时,你还需要拥有完美的内心”成为当时“理想人”的标准。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有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普遍推行这种作息时间。到中世纪晚期和近代初期,欧洲人的劳动日在法律上依然是指白天的时间。近代早期开始,一些行业和工场的劳动时间向夜间延伸。决定性的变革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在那些采用了机器生产的行业,夜幕降临后仍要劳作,成为不可抵挡之势。夜间劳动的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热门试题
1.
(2015.北京文综.20)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2.
麦克维尔、汤普森等学者对建造于中世纪的非洲大津巴布韦遗址进行考察和研究,在古城附近发现了古代的梯田和用于灌溉的水井、水渠;在卫城外一堆垃圾遗物中,还发现了大量骨头,其中95%是牲畜骨头。这说明,当时津巴布韦( )
3.
(2024·湖南娄底三模·11)在古代印度,由种姓制度衍生出现的印度教是主要宗教;佛教也深受民众喜爱,并且影响广泛;受伊斯兰教影响而形成的锡克教在其北部地区则拥有很多信徒。这表明古代印度( )
4.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雅尔塔协定是罗斯福和斯大林私下所作的交易,英国首相丘吉尔只是最后被邀请在协定上签了字。它是一个秘密协定,背着其同盟国中国,以中国的领土主权作为苏美交易的筹码。直到1945年6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才指令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将该秘密协定的内容通知蒋介石。雅尔塔协定是大国强权政治的恶劣表现,它使1943年底开罗会议宣言的精神化为一纸空文。开罗会议文件规定中国应取得它作为四强之一的地位,并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四强小组机构,参与制定该机构的一切决定。然而事实却是在讨论涉及中国领土主权的问题时,作为四强之一的当事国却被排除在外。开罗会议还明确规定,战后将日本侵占中国的一切领土归还中国,并且指出在就任何有关亚洲问题作出决定之前,中国和美国应彼此进行磋商。这时罗斯福似乎若无其事把它抛到了九霄云外,中国只不过被安排事后充当一个被动的签字者的角色。倘若中国当时如果不同意苏联的任何权利要求的话,那么大概美国和英国本来还要联合起来强制执行该项条款。 ——节选自田霞《雅尔塔密约与美苏东方战略构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秘密协定违背开罗会议精神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苏的行为带来的影响。(9分)
5.
《云麓漫钞》中记载,宋金议和后,南宋朝廷认为“边患”消弭,便着力发展内部经济,“务与民休息,禁网疏阔,富家巨室,竟造房廊,赁金日增”。这深层次地反映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