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山东临沂高中学科水平考试·13)图4为坎迪斯·古切尔在其著作《全球文明史》中描绘的全球人口迁徙模式图(1650—1940年)其中,1840年至1940年间欧洲人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图4
A
奴隶贸易利润的刺激
B
世界大战的影响
C
美洲对劳动力的需求
D
工业革命的推动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地图信息可知,在1840年至1940年间,欧洲人迁徙的主要方向是美洲、亚洲和非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时间段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欧洲工业文明的不断扩展,其人口也随之迁徙,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黑奴贸易已基本停止,排除A项;“一战”的战争区域主要在欧洲,这与“人口迁徙”无关,排除B项;美洲劳动力的缺乏是欧洲人口迁徙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欧洲人口还迁徙到了亚洲和非洲,排除C项。
相关题目
隆庆万历年间一些士人开始跳脱早前的“西洋”视野。福建泉州人李光缙对荷兰的位置有较为清醒认识,“大西洋之番,其种有红毛者,负西海而居,地方数千里,去中国水道最远,译者云在昆仑西北。”这一认识( )
(2024·福建宁德三模·2)秦汉时期在地方推行由官定物价标准的“平贾”制,秦朝至西汉初期平贾的制定权属于县,到了西汉中后期,平贾的定价中心由县转移到了郡。这一变化说明( )
(2024·山西太原三模·2)秦汉统治者在政治上不断迁徙打击各种扰乱乡里的社会势力,经济上防控土地兼并、扶持自耕农生产,意识形态上以儒家思想改造乡里社会风尚,社会治理上重视以法治民、以德化民。这表明秦汉统治者( )
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明中期工商业市镇兴起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明代江南手工业的发展
(2025·云南昆明云南师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5)历史学家何炳棣在《捍卫汉化》中强调:“1600—1800年,对于缔造中国漫长历史上最大的、巩固的、有效管辖的多民族帝国,清统治者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与该评价相符的是清朝( )
(2023·广东湛江高中毕业班调研·7)“永佃制”是指地主在保留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承认佃农有永久耕种土地的权利。19世纪60年代中后期,“永佃制”在长江中下游各省更加普遍地流行起来。其流行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省份
(2024·广东佛山一模·8)以下对表1数据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早期殖民扩张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2023·海南高三模拟·6)图1是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出现的新事物。这一现象反映了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3)1933年,苏联规定农庄的首要义务是每年向国家交售规定数量的农产品,其中粮食的交售额占到产量的32%—43%,而国家给付的价格却低于成本,这就是苏联的“义务交售制”。这一制度
热门试题
1.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2.
(2012.海南单科.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3.
(2020·山东日照三模·10)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还对指责和攻击极力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回应。此举旨在
4.
(2024·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10)有学者认为,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发展路径与二战后日本、韩国的经济发展路径有很大相似之处,但也有其他学者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拥有独特的优势,这里的优势是指 ( )
5.
(2007.山东文综.14)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