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东临沂二模·2)秦汉时期,北方的边郡在区划形状上都呈现南北狭长、东西向窄的特点。这主要是基于( )
A
山川形变的制约
B
人口分布的密度
C
前代制度的沿袭
D
军事攻防的需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所学可知,秦汉时期面临着北方匈奴的威胁,他们擅长骑兵作战,行动迅速,因此这种南北狭长的区划形状有利于防御骑兵的冲击,因此,该形状特点主要是基于军事攻防的需要,故选D项;山川形变虽会制约区划,但北方地形相对开阔,不足以造成南北狭长、东西向窄的特点,排除A项;人口分布的密度影响的是区划的大小而非形状,排除B项;前代制度的沿袭影响的是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等方面,与地理区划形状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
相关题目
有学者认为:张之洞是变法维新运动“最有力的附和者”。1898年初,张之洞认为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是“一百年前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主义的翻版”,主张渐进改革的《劝学篇》“立刻写出来”了。光绪仔细阅读后,认为政治改革将获得这位封疆大吏的支持,欣然批示“广为刊印,切实为行”,行销百万册以上。据此可知,当时( )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27)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展示了一幅国宝级名画——《丝路山水地图》,又名《蒙古山水地图》(下图为局部图),该画绘于绢本之上,幅宽0.59米、全长12米,是一幅绘制于明朝嘉靖三年至嘉靖十八年(1524~1539)之间的皇家地图,它描绘了东起嘉峪关西至天方城(今沙特麦加)的辽阔地域范围,共画出了211个地理坐标,许多丝路上的重要城市在图上都有清晰的标注。对此以下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关于蒙恬主持修长城一事,秦二世以其“绝地脉”而杀之;司马迁认为其“阿意兴功…… 遇诛为宜”;而郭嵩焘认为“蒙氏固将也,以任边事,其职应然”,不应被处死。以下立意与材料结合最恰当的是
1941年延安边区银行发行一元、五元、十元钞票三种,布告边区流通,同时命令边区所有公私交易不准使用法币。其他地区根据延安精神纷纷发行元以上的本位币。边区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整( )
图4反映了近代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该国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1453年百年战争结束时,英国失去了除加来要塞以外的所有在大陆的领地。为了防守加来,耗费了英国议会的大量拨款,最终还是在1558年被法国收复。此后,英国彻底放弃了在大陆经略领地的打算。该抉择客观上有力推动了英国( )
(2025·贵州贵阳摸底考试·1)距今5100年左右,良渚遗址群所在区域突然涌现出超大型聚落,显然都不是在原有聚落(社会)的基础上自然发展而来。这样大规模的聚落营建,可能需要调动较大空间范围的人力物力,已经打破了原有各氏族社会的局限,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地缘关系,各族群经历了一番“成建制”的整合。这表明良渚文化( )
波斯帝国修建了横跨亚欧非三洲、贯通全国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沿途设置驿站。大流士铭文记载:“我占领了从波斯到下属各个地区,我是他们的统治者,他们向我缴纳贡赋”。据此可推知,波斯修建这些大通道旨在( )
元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宜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离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这一变化
(2017.11·浙江高考·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762年,隐居在巴黎近郊的卢梭完成了他最为人知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这部著作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开头,阐发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重要观点。……卢梭还正式出版了一部关于道德问题的充满激情的感伤小说《新爱洛绮思》,似乎欧洲的所有妇女和一半男人都为之落泪。人们常说,浪漫主义伴随着这部小说而诞生。 ——摘自[美]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等 材料二 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钟表、机器和车间的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19世纪30年代,有学者一语揭破:“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7、18世纪体现人文主义发展的启蒙思想内容。(4分) (2)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反差。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5分)
热门试题
1.
(2020·黑龙江绥化4)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
2.
(2019·天津部分地区二模·6)孔范今认为“当面对横阻在历史前行面前的盘根错节的文化障碍时……新文化运动确实凝聚了更加尖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形成一种巨大历史冲击力。”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新文化运动
3.
(2017·江苏南通·25)示意图有助于直观理解历史和历史现象。通过图中箭头指向可看出下图反映的是( )
4.
东德修建柏林墙;不结盟运动:_____
5.
表: ——据魏国锋《古代青铜器矿料来源与产地研究的新进展》 由表格所列事实依据可推知,当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