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在基本权利的规定上,1982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明确了基本权利的内涵,重新调整了基本权利体系,并且增加了新的基本权利类型,如退休人员生活受保障,残疾公民受帮助等权利。这些调整( )
A
突出了主权在民
B
彰显了人文精神
C
构建了法制体系
D
规范了公民行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1982年宪法增加的新的基本权利类型,如退休人员生活受保障,残疾公民受帮助等权利,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这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因而彰显了人文精神,故选B项;题干反映的是1982年宪法的内容,体现的是人文精神,而主权在民指的是公民具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参与国家决策的权力,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A项;题干仅提到1982年宪法这一部法律,没法体现构建了法制体系,排除C项;题干信息仅是对公民享受的基本权利体系及内容的规定,而并不属于规范公民行为的范畴,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5·重庆高三调研·11)下图是1919年但杜宇创作的一幅新闻漫画《呜呼鲁民,呜呼圣地》,收入了《国耻画谱》。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
(2024·河南郑州二模·10)1381年,英国剑桥镇爆发了骚乱事件。国王先取消了该镇的自治特权,后认为“剑桥镇是王国的古老市镇之一”,而且“该镇如若缺少治理则必然无法延续”,所以“暂时将该自治特权全部给予该镇长与市民”。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学者韦士勒认为中美洲古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是没有私产制度,所有种玉米的土地是属于群体的。这种公有财产制度,通行于一切美洲原有民族之中,虽有交换物品,但对资本、货币、利息等一概不知。这一观点意在说明中美洲古文化的( )
(2024·山西太原二模·5)甲午战争前,郑观应提出,君民共主之国“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扦格,难臻富强”。这一主张( )
(2018·安徽蚌埠一模·23)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形成了“共青团经济”,即:国家职能部门变成股份公司后,股份大都被领导人瓜分。结果,“国家官员、党的职能人员、共青团积极分子成为最初类型的俄罗斯企业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批百万富翁”。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2023·山东临沂一模·1)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形成的以“国”为中心的地域组织逐渐取代传统的氏族群体,“邦”“国”“邦族”“国族”等地域组织概念已没有明确的界限。这表明
读下图,美国私人部门利润率的变化反映了
1960年,美日两国签订了《日美共同合作安全条约》,以取代1951年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该条约确认美国有权继续在日本驻军和保持军事基地,但限定双方必须就此进行协商,并且删去了旧条约中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国内的“暴动和骚乱”的条款。该条约( )
表1 《四库全书总目》所收唐代著作作者分区(今地名)统计表据表1可知,唐代( )
鸦片战争前,买办之盛,以广东香山为最;五口通商后,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热门试题
1.
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铭文、《尚书》等文本,语言艰深晦涩;战国时期的诸子文献、 《战国策》等文本,语言通畅平达。这一变化反映了
2.
民国初年,国内各地度量衡各异,北洋政府完全照搬万国公制,提出度量衡改革方案,终未能实施。1914年,在农商总长张謇主持下,提出改革过渡期“旧制与通制并行”的折中方案,以北京率先试点推行,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一时期北洋政府的度量衡改革旨在( )
3.
(2020.7·天津高考·5)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
4.
(2019·浙江温州·18)【避免暴力的联合】1688年,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史称“光荣革命”),以几乎不流血的方式,保存了英国革命的成果,此次“联合”( )
5.
明中后期,“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如饶之瓷器,湖之线棉,漳之纱绢,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闽人“闻日本可市……即以财货往市之,得获大利而归”,吴越之民“往则载货扬航以市海为名,归则镕金附身”。上述现象的出现(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7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