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图所示雕塑的特点说明了唐朝( )
唐代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衣纹采用“吴带当风”之式,飘带雕刻西域忍冬纹
A
中原文化逐渐没落
B
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C
中华艺术传入西域
D
唐代文化走向封闭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可知,唐代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的雕塑衣纹采用“吴带当风”之式,飘带雕刻西域忍冬纹,结合所学可知,“吴带当风” 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展现中原艺术的飘逸灵动;“西域忍冬纹”则带有外来文化元素,两者的结合说明唐朝融合了中原与西域文化,体现了唐代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故选B项;“中原文化逐渐没落”与唐朝文化繁荣相悖,排除A项;“西域忍冬纹”体现的是西域纹样传入中原,中华艺术传入西域与材料中不符,排除C项;唐朝文化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唐代文化走向封闭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广东深圳光明区二模·4)邵雍提出“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指出“性是理的沿展”,要做到“即物穷理”。程颐强调“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据此可知,两位学者均
(2024·广东广州毕业冲刺(一)·16)1961年初,以塞内加尔为首的非洲国家,强烈主张将前宗主国法国排除在新的货币决策核心之外。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塞内加尔等七国最终与法国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西非七国区域内的货币发行权仍属于1959年成立的西非国家中央银行;在央行董事会中,法国代表与其他成员国代表的比例由原来的1:1改为1:2,但法国在特定议题上具有一票否决权。该协议的签订( )
唐太宗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联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这反映了唐太宗
(2019·四川绵阳一模·35)1800—1889年各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据上表可知,19世纪末
(2018·山东潍坊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不但是黄宗羲,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从传统经世的旗帜下走向分化,其派别主要有:试图把经学大义运用到实际政治中去的“通经致用”派;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以科学技术为武器实现富国强兵的“科学技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倡导派留学、译西书、设学堂、兴军工、办实业、练军队,以维护伦纪圣道的“中体西用”派;推行君主立宪,并以此为工具进行变法的“维新变法”派。这一分化,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各种思想斗争此起彼伏,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与脉络。 ——摘编自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13分)
(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27)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封建士大夫上进无路,且时有生命之虞,只好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而经学日趋庸俗、烦琐,士人对这些理论及学风极端厌倦,从而形成玄学。这种思想
(202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4)五代时期,房产税在一些地方已成正式税种,名为“屋税”。赵宋立国后,将“屋税”定为正税,被视为城郭赋税的主项。后来,随着实际情形的日趋复杂,城郭赋税的征收出现了从地产物业走向综合家业评估的趋势。上述变化源于
(2021·河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尖子生第二次考试·1)春秋时期跋扈腾达的家族很多,以鲁国为例,著名的有季孙氏家的南蒯、阳虎,叔孙氏家的侯犯,孟孙氏家的公孙宿等,他们占据城邑,执掌国命,地位和权势远在公族国亲之上。这表明当时
(2019·湖南永州一模·13)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与前途》中说:“立刻和苏联订立军事政治同盟,紧密地联合这个最可靠最有力量最能够帮助中国抗日的国家。 争取英、美、法同情我们抗日,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条件下争取他们的援助。战胜日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外援是不可少的,孤立政策是有利于敌人的。”这表明他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宋初,北方主敌契丹正处在“睡王”穆宗和治国平庸的景宗统治时期,奴隶起义、民族反压迫斗争接连爆发,无力南顾。991年8月,宋太宗赵光义对近臣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摘编自韦祖松《北宋国家安全问题研究》材料二北宋以防弊之政作为立国之法,从中央到地方,极力分散事权,可设一个机构的宁可再设几个,可以一人负责的宁可分给几人负责。欧阳修认为“四海之广,不能容滥官,天下物力不能给俸禄矣。”“去冗官则民之科率十分减九”。北宋对外族入侵攻则无力,守则不保,只好利用外交手段屈辱求和。1005年初,宋真宗与契丹贵族订立“澶渊之盟”,开北宋一代以金银布帛购买和平的先河。——摘编自白元《北宋冗官论》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宗认为“外忧可预防,内患深可惧”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以军事为例,概述北宋“防弊之政”的具体体现,并分析其消极影响。(6分)
热门试题
1.
(2012.上海单科卷.21)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2.
(2021·山东青岛高三3月统一质量检测·3)北魏孝文帝在设立三长制的诏令中提到:“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赋税齐等,无轻重之殊。力役同科,无众寡之别”。这说明三长制推行的目的是( )
3.
法学家勒内·达维徳认为,“在19世纪,民法典在法国一直被视为核心,是法律的真正心脏。”这是因为《拿破仑法典》
4.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6)表1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5.
图1为内蒙古自治区出土的元代壁画《马球图》。据史书记载,元朝建立以后,贵族们在每年的端午节和重阳节都会举行大规模的马球比赛,胜者会得到丰厚的奖赏。这( ) 图1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