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湖南娄底模拟·1)西周时期的用乐是以钟、磬、鼓为主的打击乐,春秋战国时期,丝竹管弦类乐器因短促悦耳而活跃起来,起到“调民”“和民”作用的金石之乐渐遭废弃。这一变化体现了
A
享乐主义四处蔓延
B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C
分封制度的崩溃
D
统治者的腐朽生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丝竹管弦类……活跃起来”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丝竹管弦类乐器因短促悦耳而活跃起来,这正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从而对音乐艺术有了更高的需求,故选B项;尽管这一时期有很多国家以王侯贵族的奢侈生活和享乐主义为主,但这种变化并不足以影响整个音乐的变革,排除A项;分封制度的崩溃对音乐艺术的影响有限,无法全面解释音乐变革的现象,排除C项;统治者的腐朽生活对音乐艺术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力相比经济发展来说要小很多,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16)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粉碎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割去了长在这个基础上的封建头脑……而他在法国境外则到处根据需要清除各种封建的形式,为的是要给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在欧洲大陆上创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当环境。”与此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2022·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月考·4)宋时,从皇宫到坊间均以蹴鞠(类似足球运动)为乐。蹴鞠时极力宣扬“和气、信实、礼让”,更有时人赋诗称赞它“智轻体健实堪夸”“善诱众人礼义加”。这说明蹴鞠
1960年加纳开国总统恩格鲁玛提出,要积极应用民族国家政府力量抵消西方跨国公司及其依仗的规则的力量,创造利于非洲发展的环境。众多非洲学者也在21世纪后一再发出被重新殖民化或遭遇帝国主义者霸凌的申诉。这反映出( )
1950-1966年,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新设了一批专业期刊,《经济译丛》译介苏联《经济问题》杂志的文章,《世界经济资料》和《世界经济文汇》刊发各国的新成果,还有《东南亚经济资料汇编》等。创办以上期刊旨在()
(2024·山东临沂高三一模·2)汉武帝设置的刺史只相当于一个中下等县的秩品,他的权力却很重,监察二千石守相而无所顾忌。但是他对于郡国守相的举劾必须通过年终回京师向中央汇报,并经三公审核以后才能作出处理。由此可知,刺史的设立( )
1967年,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在美国召开,在小组讨论中与会学者展开学术研讨,下表是部分学者的发言统计这表明他们旨在( )
(2024·浙江杭州二模·4)“元(玄)宗事夷狄,戍者多死,边将讳不以闻,故贯籍不除。天宝中,王鉷为户口使,方务聚敛,以其籍存而丁不在,是隐课不出,乃按旧籍,除当免者,积三十年,责其租、庸,人苦无告,法遂大弊。”下列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在雅典,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津贴,但要求农民不顾农时,手工者停止生产,每隔10天去城郊广场开会。城邦多数职务是有报酬的,但最重要的、掌握实权的官职则无报酬。这说明雅典
(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6省9月联考·4)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北宋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管理财政的“三司”成为正式的宰相机构。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这表明宰相制度
因安南坚持使用明朝旧制,清朝曾与安南就册封、觐见等问题进行了长达百年的礼仪之争。直至1762年,乾隆皇帝传谕礼部告知安南,从今后应遵循现行礼仪,不得改变。自此,相关礼仪完全确立下来。这一变化折射出当时( )
热门试题
1.
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右图所折射的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资源配置问题,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框架?
2.
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呈现“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这是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
3.
在欧洲近代早期,一些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被称为“国王的神圣权利”。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开始质疑这些观念,认为国王应该为他们统治的人民负责。启蒙思想家提出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4.
(2017.11·浙江高考·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上海县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国依仗强权分占的特区势力,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租界”。……在这里,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俨然“国中之国”。起初,由于外人来华之际,中外民情扞格,以风俗习惯等种种不同,不愿华洋杂居。小刀会起义爆发,华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华洋杂居。不同的风俗习惯发生碰撞、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租界开辟后)西洋服饰之引入,使上海自明清以来形成“服尚新奇、衣必华鲜”的习俗得以进一步张扬。……《洋泾浜新竹枝词》写道:“康奴也学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更有异言并异眼,淡黄马褂着纷纷。”哪里还有什么不敢穿的?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1)梳理材料一,概述近代初期上海“华洋杂居”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界”的消极影响。(4分) (2)阅读材料二,分析“西洋服饰之引入”对上海民风嬗变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6分)
5.
(2011.广东文综.2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