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东烟台一模·2)西汉前期,士农工商大都以追求财富和权欲作为动机;西汉后期,弥谩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这一变化缘于( )
A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对外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D
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前期,由于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政府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士农工商大都追求财富和权力。但是西汉后期,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道德伦理观念影响增多,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故选D项;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符合西汉前期的状况,但不符合后期的状况,排除A项;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是基本国策,对功利思想的变化影响不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引起功利思想变化的因素,与对外交往不相关,排除C项。
相关题目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如复兹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材料应出自
战国时期有人将以下五种人称为“蠢”(蛀虫):学者(战国末期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依附贵族私门的人)、工商之民。这种言论适应了当时
(2017.4·浙江高考选考·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分)
29.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形成并逐渐完善;1912年,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下的责任内阁制。由此可知责任内阁制旨在
(2022·河南省六市一模文综·33)1845年恩格斯指出,六十年至八十年前,英国的城市很少、人口稀疏并且多半是农业人口。而现在它有许多巨大的城市和勤劳而明智的稠密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完全是由另外的阶级组成的。促使这些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表3为中国1952—195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表(单位:亿元)。它反映了当时我国( )表3
(2024·河北唐山二模·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部落文化使人轻松自在、没有紧张感,……税吏、祭司和地主强征的税收、地租是繁重的,但也有力地促进了产量的提高”。这说明( )
(2024·江西上饶二模·2)有学者指出:“在(汉武帝以后)汉朝,《春秋》仿佛是一部宪法。凡有政治上和法律上的重大问题,都引《春秋》解决。”这反映了西汉中后期( )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2025·广东9月联考·1)秦武公时期的《秦公镈》铭文称:“我先且受天命,商(赏)宅受或(国)”“(秦公)应受大命,眉寿无疆,匍(敷)有四方。”秦朝留下的碑文中多次出现“天”“天下”,包括“天下咸抚”“初并天下”“亲巡天下”“既平天下”“普天之下”“维秦王兼有天下”“天下和平”等。秦的这些刻写意在( )
热门试题
1.
(2023·山东青岛一模·7)1937年1月,西北办事处规定:“苏维埃机关或部队,进驻到友军区域,为保证商业自由,及尊重当地市场习惯,在苏票未能在当地流通以前,一般的须使用友军的白票、现洋。”此规定旨在
2.
“吾以为国体与政体本绝不相蒙,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可也。不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不可也,两者既无所择,则毋宁因仍现在之基础,而徐图建设理想政体于其上,此吾十年来持论之一贯精神也。”材料表明梁启超旨在
3.
(2024·广东佛山一模·16)某中学学生收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数据(见表2)。该数据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表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4.
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率军前往位于埃及腹地的阿蒙神庙祭拜,宣称获得阿蒙的神谕成为埃及的法老并进行正式加冕。下图是亚历山大被刻画成法老的形象。这突出说明了( )
5.
19世纪中期,清政府编纂的中外交涉档案中多采用“夷务”一词;20世纪初,档案中改用“洋务”一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交涉中多出现“外交”词汇。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