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6年7月14日,法国尼斯遭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很多无辜群众死伤。不久,德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世界各国对此纷纷谴责。在如今日益发展的多元化社会中,恐怖主义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隐患。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日渐遭到挑战
B
世界民族不对等性加剧了局部动荡
C
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D
冷战思维深刻影响着欧盟对外政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描述了一系列恐怖主义,没有反对多极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叙述世界的民族的差异,故B项错误;恐怖主义造成了局部动荡,但世界总体趋向和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冷战思维对欧洲的影响,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4·浙江台州高三12月联考·5)明朝是汉族地主阶级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社会经济发展超过宋元时代的最高水平,并从中酝酿着新旧交替的冲动。以下关于明朝表述正确的是
(2023·陕西安康一模·3)秦汉的“社”是地方乡里行政系统的末梢,《史记·封禅书》载:“(汉高祖二年)令县为公社。”唐代中期后,逐渐过渡为小区域共同体。到宋代,类似的组织,以社为名,可包括西北边防地区的弓箭社等。古代“社”的演变说明
(2023··10)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物周转量的变化情况。对其解读正确的是我国货物周转量的变化情况
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2024·安徽安庆一中三模·5)下表为长江流域三省历年灾荒统计表,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2024·吉林长春四模·1)图1为学者绘制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区示意图。其分区基本上依据于( ) 图1 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
(2025·河北9月月考·14)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为解决长期缺水问题,在经济、技术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依靠全县党员和群众的勤劳与智慧,历经十载成功建成了红旗渠。在此过程中诞生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据此可知,红旗渠建设彰显的时代精神是( )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的经变画。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这种变化反映了隋唐时期的佛教
(2019·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一模·31)如图是1970—197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表1是1934年《中国各资本类别的棉纱支数生产对比表》(单位: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表1
热门试题
1.
(2024·陕西咸阳一模·22)巴黎和会后,新的民族国家的涌现满足了民族主义对国家自主的渴望,人们希望国际联盟的成立裁决争端,也可阻止未来战争。但实际情况是,在20世纪20年代,国联插手于许多争端,基本上还起到了救火队的作用,但只要纠纷涉及大国,就会隔岸观火、无能为力。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
2.
(2017.11.浙江高考.24)《大西洋宪章》向世界表达了“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的决心。这反映了
3.
(2007.海南历史.7)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4.
(2024·广东高考·6)明朝时,杭州西湖成为四方宾客“渴想”之地。“城中人不事耕种,小民仰给经纪,一春之计全赖西湖”,而官方意欲禁止游览。时人叶权认为:“若禁其游玩,则小民生意绝矣。且其风俗华丽,已入骨髓,虽无西湖,不能遽变。”这反映了当时( )
5.
杨会军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史》中提到:“厌恶战争的工人和士兵,在彼得堡发动了起义,迫使沙皇退位,宣告了共和国的成立。”这场“起义”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