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图是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
B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
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D
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图标信息可知,明清时期每公斤白银购买大米的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体现了当时白银的购买力下降,侧面反映了当时物价上涨,白银流入量加大,反映了中国产品在国际上依然具有较强竞争力,故选C项;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需求量上升,白银贬值的原因是白银流通量加大,与赋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明清两朝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排除B项;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依然占据压倒优势,且材料无法体现商业税的地位,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2·安徽省江南十校一模文综·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西魏建立后,民穷兵弱,处境十分艰难。宇文泰大力改革,采用苏绰的建议,颁布“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六条诏书和一系列新制。政治上,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要求各级官吏用儒家学说修身,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等,恪守儒家道德规范。打出复古旗号,按照《周礼》官名更改官制,颁布文告模仿《尚书》文体,以标榜承袭中原正统,争取汉人支持。用人则唯贤是举,不限荫资。军事上,为适应鲜卑等族军人的心理,采用鲜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建立以六镇军人为骨干,收编关陇豪强的乡兵部曲的府兵制。官兵之间保持鲜卑旧日的氏族关系。经济上,根据儒家先富后教的传统观念,劝课农桑,恢复均田制。——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宇文泰政治和军事改革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宇文泰改革的作用。(9分)
庄季裕《鸡肋编》中记载:“(南宋)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存稼,极目不减淮北。”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2019·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已成为家庭副业,家家户户从事纺纱,正德《松江府志》记有:“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绵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在制造织布的器具上,江南出现了专业化生产的作坊,布机以青浦黄渡徐氏最为有名,在专业化生产的引领下,江南地区出售纺织工具的店铺也随之发展起来,……明清时期江南已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棉布除了满足当地人穿着外,大部分的棉布纷纷运往各地。据吴承明先生统计:江南棉布产量明代约1500—2000万匹,到1840年增加到4500万匹,占当时棉布总量的14.3%。——摘编自黄康健《明清江南棉纺织业技术的理论化》材料二 17世纪末,英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印度以其精美的棉织品横扫了整个世界市场,为了保护本国的纺织工业,英国政府一方面禁止在本国内销售印度棉布,另一方面鼓励支持本国商人向印度学习,建立自己的棉织业与印染业。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棉纺织业成为英国纺织业当中发展最迅速的一个部门。1785—1850年英国棉织品产量从4000万码骤增到20亿码,提高了大约350倍。——摘编自夏东《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纺织业发展对中英两国的不同影响。(8分)
(2024·江西赣州高三一模·15)1922年热那亚会议,是一战后第一次大规模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苏俄代表团声明:准备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把部分森林、矿产资源甚至肥沃耕地租让给外国经营,但拒绝任何不平等交易。这表明当时苏俄( )
(2023·广东佛山二模·9)如表3,新中国成立初期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表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周初期(1949—1950年)的建交情况据此可知
(2018·山东潍坊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6)梁启超说:“凡大思想家所留下的话,虽或在当时不发生效力,然后那话灌输到国民‘下意识’里头,碰着机缘,便会复活,而且其力极猛。清初几位大师一一实残明遗老一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之流。他们许多话。在过去二百多年间大家熟视无睹,到这时忽然像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弦得直跳。”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2025·山西9月质检·5)下图是元至正十七年(1280年)粮食税收分布情况(单位:石)。这一现象导致了( )
一战结束后,对于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问题,法国要求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英、法、美三国的这一分歧( )
(2024·江西新余一模·1)《管子·国蓄》曰:“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2022·湖南·4)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2.
据徐松《登科记考》载,中晚唐时籍贯可考的进士共470人,其中籍贯在北方五道(关内、河南、河北、河东、陇右)的共245人,在南方五道(江南道、山南道、淮南道、剑南道、岭南道)的有225人。这一分布情况缘于( )
3.
秦灭周王室:公元前_____(只写数字)
4.
清末有奏折称:“自新政改官制添设各部,而该堂官误会破格用人之义,流品之杂,名器之滥,亘古未有……乃市侩胥吏,弹冠相庆,皮毛新学,一岁三迁。”材料反映出官制改革( )
5.
(2024·广东惠州一模·5)北宋时期,针对晚唐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一些士大夫提出“文以载道”。此后,宋代文章的议论成分增强,文章与政治教化的关系得到强化。这体现了当时(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