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图是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
B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
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D
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图标信息可知,明清时期每公斤白银购买大米的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体现了当时白银的购买力下降,侧面反映了当时物价上涨,白银流入量加大,反映了中国产品在国际上依然具有较强竞争力,故选C项;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需求量上升,白银贬值的原因是白银流通量加大,与赋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明清两朝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排除B项;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依然占据压倒优势,且材料无法体现商业税的地位,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5·广东调研一·1)据商代甲骨文记载,当时酒的种类分为鬯与醴,每逢祭祀,用酒量很大,有时一次多至上百卣,而且贵族频繁地举行祭祀。仅在商王武丁时期的妇好墓中就发现40尊青铜爵,足见当时社会饮酒之风的盛行。这表明商代( )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真正能够体现契约自由精神的当属罗马法的诺成契约。诺成契约制度把当事人的合意视为一项契约的核心,其成立不需要履行任何的手续或形式,也无须交付标的物,仅仅以当事人之间的意思合致为要件,“诺成”或缔约双方的相互同意是“协议”中最终的决定性的因素。罗马诺成契约制度的诞生
杨朱曰:“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孟子认为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韩非子认为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这一现象反映了( )
(2018·山西晋城一模·9)福州船政局从创办之初到1905年先后三批招用洋员,有名可代者达81人。这些人员包括监督、帮办、总监工、工程师、匠首、工人、教师、职员、医生、翻译等。其中教师竟达30名左右,约占雇聘洋员的40%。这表明
汉惠帝诏令:“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汉平帝元始四年诏:“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非坐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这表明汉代法律( )
(2023·河北高三调研·15)苏联从1948年开始,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1400多座干扰设备来专门干扰“美国之音”“自由电台”“自由欧洲电台”等针对苏联的公开和隐蔽的宣传活动,同时在国内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宣传和加强管控。苏联此举意在
(2024·江苏南通一模·4)宋神宗曾一度打破“文武之别”,允许武官申请考核词赋水平,凡能通过测试者,便可换为文资官衔,并放松了对崇文院馆阁兼职的限制,对边关功臣也授以馆职。宋神宗此举意在( )
(2024·湖南衡阳二模·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根据地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经济建设,如实行减租减息、探索农业合作化、大力发展公营工业、鼓励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等。这反映出( )
热门试题
1.
1850年前后,钟表成为英国社会各个阶级必备的生活用品,英国人时间概念被空前强化,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这一现象说明
2.
(2022·海南高考·11)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修建城墙”。一“墙”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这一历史现象( )
3.
(2017·江苏镇江·2)下图是汉朝前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主要交通线。当时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
4.
(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14)请看下图报影,下列项中对该报章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5.
(2020·贵州黔西南州·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8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4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5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