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河南郑州二模·12)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向世界贸易组织报备并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有591项。其中,跨区域协定共292项,占比约为49%。全球出现众多既参与多边贸易规则框架,又参与区域贸易规则框架的“双重身份”国家。这说明( )
A
经济全球化弱化国家主权意识
B
国际经济旧秩序濒临瓦解
C
区域集团化加剧贸易保护主义
D
国家间经济依存程度增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材料表明区域贸易协定在增多,有些国家既参与多边贸易规则框架,又参与区域贸易规则框架,这都说明经济全球化在进一步发展,国家间经济依存程度在增强,故选D项;材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不涉及弱化国家主权意识,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国际经济的发展,但得不出国际经济旧秩序濒临瓦解,排除B项;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步骤和手段,其最终归宿是经济全球化,不能说区域集团化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排除C项。
相关题目
图5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就业人口分布变化的柱形图。据此推断,美国图5
罗马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公元5世纪初,罗马皇帝颁布敕令:罗马五大法学家的著作具有法律效力。这表明
(2018·山东淄博一模·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1945年11月,美国提出鲍莱报告。鲍莱报告从根除日本的战争潜力这一目的出发,严峻地规定拆除所有陆海军工厂、飞机工厂等抵充赔偿,钢铁、发电等民用工业也应大幅度削减50%以上,钢的生产能力限制在年产量250万吨,拆除剩佘的工业设备用于战争赔偿,并主张把1950年日本工业可达到的生产能力维持在1926—1930 年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 材料二 1948年5月18日,美国公布了詹斯顿报告。报告提出:“要使日本经济自立,美国现在必须正视援助问题”,“为了维持合理的生活水平,支付进口粮食和原料的货款,日本必须增加目前出口额的8—9倍”,因此“除了日本有用的和平生产设备外,能够拆除的生产能力是不太大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5分)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该论断主要表明( )
(2023··4)清朝学者钱大昕说:“以一人治天下,不若使天下各自治其身。故曰‘与国人交’,天子之视庶人,犹友朋也,忠恕之至也。”龚自珍也指出,君主应视群臣为平等之手足、股肱之师友,而不能视之如犬马或一己之私有财产。这些认识
伯里克利在悼念雅典英雄的演说中宣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当法律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以下能为其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官员的产生方式 ③陪审法庭的职权 ④公民的构成条件
(2021·山东潍坊高三5月模拟·14)1941年7月,苏英签订联合行动协定:“双方互相保证,在当前反对德国的战争中相互援助和支持;双方保证,在战争过程中,除非得到双方同意,不同敌国举行谈判、签订停战协定或和约。”该条约
(2023·陕西安康一模·7)郑和下西洋后,仅永乐元年至二十二年,占婆18次,暹罗22次,满刺加15次,苏门答腊13次,爪哇15次,甚至不少国家国王也慕名而来,有4个国家11位国王到过中国,其中3位因仰慕明朝文明,病逝时要求“体魄托葬中华”,并立遗嘱给予子孙“世世毋忘天子恩”。这反映出
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关中农民”、“暗渠”、“竖井”、“明渠”、“干旱地区”等词或词组所表达的历史概念是
图1是对二战期间盟国召开的某次会议的描述。该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会议目的是恢复并稳定因战争而萎靡不振的世界经济。◇稳定汇率是会议重要议题。◇会议间接实现了金本位制。图1
热门试题
1.
1948年,英、法、美占领区的“经济议会”在德国法兰克福通过一项“原则”,基本取消对经济的强制控制,允许居民不受限制购买个人需要的物品,并准许以公开的市场价格出售他们各自的商品和劳务。这项原则
2.
(2019·河南焦作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22)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流动,内容大致包括含义相左的“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内容,从职业分层角度看,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3.
(2020·重庆二模·35)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出现“夜间人”现象。“夜间人”指白天注意与官方保持一致,夜间则阅读地下出版物,交流政治笑话,议论时政,抨击权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从以史为鉴角度看,“夜间人”现象表明( )
4.
(2024·山东泰安高三上期末·3)图1是元朝疆域图,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图1
5.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