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有学者写道:“中国是长期的封建社会,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之下,皇帝的权威是不可动摇的,孔子的权威也是不可动摇的。但在一个事件后两者发生动摇。”这个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仅仅“动摇皇帝的权威”,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中皇帝连自己都不能保,当然谈不上“权威”,康有为想利用孔子的权威推动变法,结果也失败了,说明皇帝的权威和孔子的权威都动摇了,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已经不存在皇帝统治了,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矛头并没有指向皇帝的权威和孔子的权威,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下表为腓尼基、希腊、希伯来、埃特鲁斯坎和拉丁字母对照表。这可以用来说明腓尼基字母( )
1918年大流感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之一。当时,“大流感”被冠以许多名称:“法国流感病”“那不勒斯士兵病”“战争瘟疫”“佛兰德斯感冒”“德国瘟疫”“布尔什维克病”等。这一现象说明( )
《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2019·广东汕头二模·24)下图为春秋后期吴国属地淹城的平面图,该城的设计规划体现了突出的实用价值。该图反映了春秋后期
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的《In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是一部围绕长城描述中国古代北方边地的著作。这部书传入国内后,书名被译为《中国的边疆》或《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书名中的“中国”正确的理解是( )
(2023·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7)1925年,毛泽东在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中指出,孙中山是“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迫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孙中山虽逝,但“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毛泽东的上述言论旨在( )
(2019·山东青岛三模·32)下表反映了
古罗马的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的出现客观上
李大钊曾说: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种文明之崛起,……。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此时李大钊
1853年,马克恩在致恩格斯的信中称,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土地公有制和村社制度的破坏是一场“革命”,认为它充当了印度社会发展的“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1879 年。马克思在笔记中指出,印度村杜等传统制度存在着发展动力,英国殖民者的破坏行为“不是使当地人民前进,而是使他们后退”。可见,马克思
热门试题
1.
(2020.7·江苏高考·16)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统治不仅使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中得到崭新的武器,而且还给他们创造了一种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地位——他们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力量。”在马克思看来( )
2.
(2024·江西宜春二模·15)下图为1938年9月1日英国漫画家莱斯利·伊林沃思·吉尔伯特发表的漫画《仍有希望》。漫画中,英国首相张伯伦手握橄榄枝,背上插着天使的翅膀,带着“和平希望”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中奔波穿梭。该漫画揭示张伯伦的行为( )
3.
(2017·山东济南·6)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
4.
(2019·广西贵港·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叫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破坏了中国的( )
5.
尼日利亚学者费米?阿科莫莱夫在2006年提出,丢掉“没有西方我们注定灭亡”的心态,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是靠外国人发展起来的。这一言论折射了非洲(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69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