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浙江温州二模·14)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认识到,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必须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纳入其中,由此,成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具有系统重要性国家之间非正式对话的新机制”。这一“新机制”是(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亚太经合作组织
C
二十国集团
D
新开发银行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由材料“必须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纳入其中”可知,二十国集团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的,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转变,故选C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排除A项;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排除B项;新开发银行成立于21世纪,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888年,开平煤矿第一次准备分发股息时在天津发布了一条新闻,《捷报》对此作了报道,之后每当有类似的举动都大肆宣扬。这一做法()
(2020·山东高三第一次仿真联考·9)图2是1937年8月至1940年八路军进军路线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八路军图2
述及中国古代重要的赋役制度,唐初,“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唐中后期,“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明嘉隆后行一条鞭法,“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于是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清康熙五十一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上述材料表明( )
(2024·山东日照一模·1)春秋时期外交“是循着由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趋向重现实的利益;由崇尚礼、信,而趋向诈伪和计谋的轨迹发展的”。这一变化( )
表1为公元2—146年登记的人口(依据《汉书》与《后汉书》整理)表1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北宋时期,官吏大多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和官职资历加以任命,中央的中高级官员大都具有长期的地方工作经验,他们依资序自州县幕职官至知县、通判、知州逐级升进。该现象
(2023··9)“黄豆豆,豆豆圆,咱村选举村议员……一颗黄豆搁在碗……她碗里的黄豆乒乓落……俺活七十头一遍。”这是一首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的诗歌——《豆选女县长》。诗歌中所传唱的选举活动
(2018·福建漳州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政治哲学和文化地理观念,它是中国传统世界观的核心。在这种天下模式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构成天下观的核心与内涵,而周边民族和国家则仅是中国的外缘……唐代李淳风《乙巳占》称 “华夏者,道德、礼乐、忠信之秀气也,故圣人处焉,君子生焉。彼四夷者……莫不航海梯山,远方致贡,人畜内首,殊类宅心,以此而言,四夷宗中国之验也。故孔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摘自邱靖嘉《“普天之下”: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 材料二 以《职方外纪》(外国传教士艾儒略著,1610年来华)考之,大地如球,周九万里,分为五大州,幅员甚广,岂止中土之九州哉? ——清朝经学家江永《周礼疑义举要》 天朝残剩的自满自得心理,在甲午战争败绩后,已荡然无存。它所产生的危机感促使康有为及其追随者在一个扩大了的世界重新放置中国。 ——美国学者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天下观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天下观的变化之处,并说明其影响。(13分)
下图是1962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编并出版的《文字改革》第12期封面。文字改革在当时有利于( )
下图是苏联漫画家库克雷尼克塞创作的漫画《欧洲“合众”国》,图中一位颇似丘吉尔的人正高举“斯特拉斯堡的欧洲委员会”的牌子,而一位美国牛仔正在用绳索将人群拢在一起。据此分析,作者意在( )
热门试题
1.
明末,市面上出版了《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等一类由商人编撰的书籍,介绍了国内主要的水陆交通要道。有的书后还附有一些诗文,描述商旅艰辛。这反映出当时( )
2.
(2023·浙江湖州·9)2023年3月,在中国的积极促成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举行对话并达成协议,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某校围绕这一新闻开展时政述评活动,同学们拟定的标题恰当的有( )①调整中的国家交往 ②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③变化中的世界局势 ④中国担当与中国智慧
3.
如图是与16世纪初欧洲社会相关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 )
4.
(2017·广东汕头高二期末·1)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 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反映了当时
5.
罗马共和国时期,只有对“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由此可以说明罗马法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