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表是20世纪50—80年代美国关于对日本和欧共体贸易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折射出( )
A
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出现分化
B
冷战加剧世界局势紧张
C
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着挑战
D
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50—80年代美国对日本和欧共体棉纺织品、机床和钢铁产品的出口限制,这说明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逆全球化”的主张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进程,故选C项;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排除A项;冷战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的对峙与竞争,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美国对日本和西欧产品的出口限制,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美国有关的贸易规定违背了市场机制,“逐渐完善”与材料信息相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烟台一模·12)17世纪中期,西欧出版了各种类型新式地图与地图集,甚至传统书商也开始在书籍中添加一些地图插页或者封面,配合这一时期流行的冒险故事和游记文学。这主要是因为( )
(2024·T8联盟高三压轴卷二·7)1905年起,上海工商界人士先后成立沪学会体育部、商业体操会、商余学会、商学补习会、沪西士商体操会,时称“五体育会”,其成员以工商店主、职员为主,还包括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经常进行徒手操、体操、田径运动、兵式操练等锻炼内容。这表明,近代中国(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五条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多数同意”,同时规定帝国皇帝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任免官吏等权力,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皇帝有对宰相的任免权。从以上材料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下图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章节涉及的主要历史事件应为
(2023·安徽示范高中高三上联考·11)1902年,梁启超指出,新史学下的历史叙述应是区别于往复循环之进化现象的学科,所叙述的是群体的而非个体的进化,并通过群体进化的叙述而求得世间之公理公例。梁启超意在
秦统一过程中,对“新地”(新近征服之地)明确提出“匡饬异俗”的要求,通过移民和推行严刑峻法来强行改变“新地”原有的民间风俗,匡正“新地”民众思想。这一举措( )
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报告中列出了中国共产党接下来可能遇到的17条困难,包括:“外国大骂”“准备被他们占去几大块根据地”“被他们消灭若干万军队”“伪军欢迎蒋介石”“爆发内战”等等。这些预测( )
(2017·湖北黄冈一模·34)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2020·浙江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试卷·8)“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表达上述言论的人是
(2020·广西桂林一模·24)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这一做法旨在
热门试题
1.
(2010.福建文综.18)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图7 图8
2.
(2017·浙江台州·20)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 ) ①中美关系不断的深化发展 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 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3.
4.
(2018·山东烟台·8)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
5.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