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吉林五校高三联合模拟·7)1843年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如果中国政府对其他各国有权利让与,“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也有同样规定。这是一条损害中国主权特别严重的条款。此条款应为
A
协定关税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领事裁判权
D
投资设厂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可知为中国政府给于第三国有关权利,英人也同样享有,这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故选B项;协定关税指中英双方协商关税,排除A项;领事裁判权是一国通过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它是一种治外法权,排除C项;投资设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河北高三调研·13)英国史学家伯林认为“启蒙思想家固执地坚持理性这个绝对的标准并提出抽象的完美社会理念,其实质不过是‘把不可调和的属性——属于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因此不可能被拆散再织成一件百衲衣的各种特点、理想、才华、品质和价值——拼凑在一起的努力”。在此,该学者
(2024·广东湛江二模·16)20世纪80年代,在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中,美国里根政府拒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时还推出一系列破坏公约的政策,但均未能阻止国际社会签署该公约。这反映出( )
(2025·贵州9月月考·13)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户部副使包拯指出,不包括“未受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当时“内外官属”总数已达17300多人,比四十年前多了一倍多,而州郡县的地方官更是“三倍其多”。作为历史材料,这可以用来佐证北宋( )
(2024·福建莆田二模·15)1900年,《泛德意志报》写道,“德国因本身殖民地拥有得不充分,从而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地位”。泛德意志联盟主席在《假如我是皇帝》一书中写道,“我们需要工业品的销售地区和工业原料产地”。此类言论甚嚣尘上。这说明当时德国( )
一战结束后,对于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问题,法国要求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英、法、美三国的这一分歧( )
(2024·江西九江二模·6)表1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部分史学家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性质的观点据表1可知,这些观点( )
(2020·陕西商洛高三上学期期末·35)1957年,美国作家凯鲁亚克创作了小说《在路上》。书中主人公萨尔之所以“上路”,是因为白人的世界不能提供真实的、纯粹的生活,中产阶级所谓的理想和成功都是虚假的,因此他主动让自己边缘化,甘愿去做一个“白种黑人”。该作品反映了美国
在新文化运动百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报》发文指出;“回顾百年……不同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关于新文化的唯一共通之处大约就是他们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称为新文化。”这种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由于地理和历史条件的不同,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产生之初,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观察如图,以下说法符合③所属文明的是( )
(2024·北京西城区一模·12)有学者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前,移民在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已基本上融合在一起,铸造成美利坚民族的雏形,但来自非洲的黑人移民并未能有效融入其中。这是由于( )
热门试题
1.
(2020·浙江温州·2)西晋《古今注·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张骞)入西城,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据此可知
2.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联考·4)在唐代,有人认为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这反映出当时
3.
(2024·辽宁抚顺一模·7)虽然辛亥革命未能立刻再建有序的社会,但它对整个社会秩序的更新和重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开启了一个让新事物能够从旧秩序中破土萌芽并成长起来的时代。对此关于辛亥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
4.
“在1856—1871年间,所有的欧洲大陆大国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下列各项属于以上时间和空间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是
5.
(2024·福建三明三模·4)图1显示了北宋初期各地通过水路将粮食运往东京的情况,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图1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3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4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