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表2为唐中后期主要纳税物品折钱数量变化表(单位:文)据此推知( )
表2
注:数据为当年各地多数地区大致数值
A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
货币税已获得普及
D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表格数据可知,贞元初年、贞元八年、贞元九年、长庆四年的纳税物品的折钱都减少了五倍,说明纳税人的赋税负担大大加重了,这激起了人民的不满情绪,促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故选B项;据表格信息可知,纳税物品为米和绢,体现了农业税收的加重,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与表格数据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货币税的普及在明清时期,货币税已获得普及与唐朝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据材料“纳税物品折钱数量变化”可知,体现了征税数量的变化不以土地的多少来衡量,因此,不能反映土地兼并日趋严重,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加试题】1900年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提及“今日治史、不专赖域中典籍。凡皇古异闻、种界实迹,见于洪积石层,足以补旧史所小逮者,外人言支那(中国)事,时一二称道之,虽谓之古史,无过也。”下列对材料中章太炎治史思想理解错误的是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32)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而同一时期,古希腊梭伦改革也正在进行中。中西方这两次改革的共性是
(2025·河北沧州高三月考·15)1921年3月,苏俄法令规定:每年春耕前预定税额,秋收时增产不增税,对贫苦农民少征或免征;当年粮食税税额,要比原计划征收量下降50%;总税额应逐年减少,税款应越来越多地用于农业生产。这表明,当时苏俄致力( )
(2021·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9)雍正时期,清廷限制各地开矿,对获利甚多的一批矿产实施垄断。1872年,鉴于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清政府采纳李鸿章的建议,决定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实施官督商办。这一变化反映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戴高乐在法国处理战后国际关系时提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恢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实行非殖民化,保持并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与影响。这是二战后法国( )
根据1979~1982年全国自销机构及零售额的统计情况(如表)可知
(2018·广东深圳一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李诵(761—806年),即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即位。他重用王叔文、王伾、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第一,罢宫市。宫市是宦官在长安东西两市掠夺民间财富的手段。德宗晚年,宦官在市上购买宫中所需要的物品,往往用宫中无用的东西换取高价货物。第二,罢五坊小儿。“五坊”是指宫中的雕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小儿”是指在五坊的服役者。五坊小儿经常借口五坊需要而敲榨人民的财物。第三,罢盐铁使月进钱。盐铁使月进钱,也就是在正课以外每月向皇帝送羡余钱,供皇帝私用。第四,欲剥夺宦官的兵权。顺宗欲取代宦官俱文珍等人的兵权,由于宦官有所准备,未能如愿。第五,抑制藩镇的势力。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派人到长安,要求兼领三川,王叔文严词拒绝。以上改革,虽然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顺宗的去世,改革破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永贞革新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贞革新的作用,并归纳其破产的原因。(9分)
据载,郑弘少为乡啬夫,被太守第五伦举为孝廉。元和元年(84年)郑弘为太尉,第五伦为司空,班次在郑弘之下。“每正朔朝见,郑弘曲躬而自卑。帝问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间。由此成为故事(定例)。”这反映了( )
(2024·广西南宁二模·9)图2所示为钱大昕1955年所创作的宣传画《努力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我们幸福生活打下基础》。该画( ) 图2
马克思曾评价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设置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热门试题
1.
有学者指出,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拥有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等主权属性的“新君主”,并认为英国“新君主”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民族志向的中心和民族敬畏的对象”。据此推断,英国的“新君主”( )
2.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_____
3.
阅读表3《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可知当时英国( )表3
4.
(2024·山西临汾一模·7)临汾战役纪念馆是为纪念临汾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们而建造的。临汾战役历时72天(1948年3月7日—5月17日),晋冀鲁豫军区第八纵队、第十三纵队等部队,在徐向前统—指挥下共毙伤俘国民党军约2.5万人,攻克国民党在晋南苦心经营的战略要塞,摧毁大小碉堡400余座。该战役( )
5.
表1是1934年《中国各资本类别的棉纱支数生产对比表》(单位: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表1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