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吾以为国体与政体本绝不相蒙,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可也。不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不可也,两者既无所择,则毋宁因仍现在之基础,而徐图建设理想政体于其上,此吾十年来持论之一贯精神也。”材料表明梁启超旨在
A
实现宪政体制
B
维护君主立宪制
C
建立民主共和制
D
渐进式变革制度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从“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可也”,可知作者主张实行宪政体制,故A项正确;从“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可也。不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不可也,两者既无所择”,可知作者不是单纯维护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作者没有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故C项错误;从材料“则毋宁因仍现在之基础,而徐图建设理想政体于其上”,可知没有反映作者主张渐进式变革制度,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士人群体不断壮大学术氛围较为宽松 新书写载体的推广
我国传统封建伦常秩序最重视孝行:“人之行莫大于孝”。但晚明时竟有儿孙焚祖坟,焚祖尸,“鬻其他,利其藏中之物”,而人们对此竟“视为故然”、“未有以为不义而众诛之者”。据材料可推知( )
下表是申纪兰人物年表(部分),据此可知( )表1
(2025·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检·9)1895年7月,光绪帝提出“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弭祸患”。随即,清廷下令要求各省办理制造船械,强调“铁路为通商惠工要务,朝廷定议必欲举行”,决定“凡各省产矿之处,准由本地人民自行呈请开采”。这些举措表明( )
(2024·山东潍坊二模·7)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一首歌谣唱道,“一根扁担长又长,嫂嫂妹妹送公粮,去时顶星星,回来踏月光。为抗日出力量,姑嫂争取上红榜”。该歌谣体现了晋察冀边区广大女性( )
(2019·广东汕头一模·34)表:英国女性对家庭经济贡献(%) 由上表可知,1787~1865年,英国
(2025·湖北高三联考·13)下表为18世纪巴黎印刷机数量与职工人数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 )
(2023·广东湛江高中毕业班调研·11)公元前13世纪至前7世纪,雅利安人在征服整个北印度的过程中,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文化,逐渐从游牧转变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实现了向奴隶社会的过渡。由此可知,雅利安人的迁徙
(2025·湖北高三联考·14)下图为1940年德国的一幅宣传画,图中一只铁拳砸下,几个人狼狈不堪被打倒,其中一人身穿英国国旗,海报上的德文是:粉碎一切大德意志帝国的敌人。该宣传画( )
热门试题
1.
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关中农民”、“暗渠”、“竖井”、“明渠”、“干旱地区”等词或词组所表达的历史概念是
2.
从春秋开始古代逐渐形成了以“仁战”为核心的武德文化主要包括“义战”、“人和”的习武原则,“师出以律”的行武方路,“精忠报国”、“唯人是保”的侠客精神。“仁、义、忠、智、勇、严、信、礼”的武德标准等。据此可知,中国传统武德文化
3.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公民大会)的权力”“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这些规定
4.
清朝前中期,湖广商人收购大量食米由汉口出发,沿江东下,大部分都运往苏州出售。回航时,多半就近载运苏州的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5.
191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对每个科目提出了明确要求,还就女学生的学习专门做出了特殊规定。1922课程纲规了小学校的课程,在科设置女子初等教育的“修身”科被取消,初等小学中历史、地理、公民、卫生合并为社会一科,这表明,民国时期(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