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这表明当时
A
庶族掌控铸币实权
B
民间力量制约皇权
C
商品经济仍具活力
D
抑商观念上下背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2021·河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尖子生第二次考试·16)公元前254年,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科伦卡纽斯担任大祭司,在公开场合传授法律知识,并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伯图斯以世俗官吏的身份,对法律进行解释、论述,并著书立说。这说明,古罗马法的发展
1872年,日本启动了“明治改历”,废除了沿用千年的太阴历,改用太阳历。太阴历通过日出和日落来确定时间,反映自然节气的转换,但每天和每个节气的长短都不固定,准确性远不如太阳历。这一做法( )
(2018·山东日照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据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等整理 上表为近现代英国、美国贸易政策演变简表。从表中提取有关两国贸易政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4·山东滨州二模·7)图2是外交活动中的两则“国际话语”。这两则“国际话语”( )图2
(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4)下图为郑州博物馆所藏隋大业二年《李渊为子李世民祈福造像记碑》碑文。据此可知,当时( )
(2019·浙江温州高考选考适应性测试·8)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1912—1922年,纱锭由50余万锭增至近160万锭,布机由2616台增至6675台。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中华民国的建立 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③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 ④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的减少
(2018·广东深圳一模·33)卢梭认为:“主权既然不外是共同意志的作用,所以就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据此可知,卢梭意在强调
(2025·广东肇庆9月联考·8)1917年11月10日,国民党在上海发行的《民国日报》以《突如其来之俄国大政变,临时政府已推翻》为标题报道了十月革命。次日,该报又以“俄国大政变之情形”为题,对十月革命的经过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这反映出此时的国民党( )
(2020·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第四次联考·34)1816年,美国联邦政府依照国会法案建立合众国银行,抢了各州立银行的业务。不久,马里兰州议会通过一项税法,向设在该州的合众国分行征税。最后,最高法院做出判决,并推翻了马里兰州的征税法案。该事件表明,此时美国
热门试题
1.
(2020·广东佛山一模·33)现有学者指出,早在18世纪启蒙思想家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宣扬自由、平等、产权等理念的时候,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奴隶贸易在西方都是合法的。该学者旨在说明
2.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发表于______年
3.
(2010.浙江文综.19)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4.
(2009.海南单科.11)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5.
(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表2 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9分)(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巴黎和会上,瓜分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时,法国坚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苏尔在内的大叙利亚。英国反对,认为大叙利亚的面积过大。即使法国放弃对巴勒斯坦和摩苏尔的要求后,英国仍不同意大叙利亚计划,逼得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这样一来“留给劳合·乔治选择的只有枪或剑了”。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发生的争执及其实质。(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法争执,评价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主张。(8分)(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苏绰(498~546),武功(今陕西扶风)人。他“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深受西魏执政者宇文泰信任,委以政事。西魏立国之初,疆域狭小,民族关系复杂,经济文化落后。为强国富民,苏绰建议减官员、置屯田,并创“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为后世财政、会计领域长期沿用。他又制定“六条诏书”,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内容,宇文泰“甚重之,常置诸座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通过“六条诏书”等改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苏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在“积思劳倦”十余年后,苏绰因病去世,宇文泰“痛惜之,哀动左右”。——据《周书》(1)根据材料,简析苏绰被宇文泰倚重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7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