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图是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左、中、右三款分别受到希腊古典文化、俄国芭蕾舞、中华文化的影响。这类服饰是( )
A
西方文化侵略的反映
B
欧洲文明衰败的结果
C
古典主义盛行的表现
D
文化国际交流的产物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法国时装在设计之时收到希腊、俄国、中国文化的影响,展现了文化国际交流的成果,D项正确;中华文化不属于西方文化,排除A项;文化的国际交流体现了文化具有超越国界的魅力,文化交流促进人们互通有无,促进文化发展与丰富。文化交流的出现是文化存在差异性的结果,不是文明衰败的结果,排除B项;古典主义是从古希腊罗马文化里面吸取艺术形式和题材,与俄国文化、中华文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相关题目
(2019·河北唐山摸底考试·33)十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藉此,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
1875年,传教士在厦门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不缠足团体——戒缠足会。甲午战争后,陈宝琛在福州组织戒缠足会。辛亥革命后,福建都督府发表《戒缠足歌》《放足乐》等劝禁妇女缠足的文章。这反映了近代福建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13)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并特别指出:“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2018·浙江湖州高中八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5)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24·山东师大附中模拟·12)19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杜林宣布改信社会主义,自诩为社会主义的“行家”,提出了“一切经济现象都应该由政治原因来解释,即由暴力来解释”的观点。对此,恩格斯撰文指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暴力,而是经济条件。恩格斯此举( )
(2018·河北衡水三月全国统一联考题·29)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的《波兰灭亡记》、康有为的《波兰分灭记》为典型代表,亡国史研究持续不衰,仅1901--1910年间,单行本就有30余种。1915年5月9日,因日本提出的 “二十一条”问题,5月9日被定为国耻纪念日,由此导致又一波国耻史著作出版的高潮。这反映了研究者的
(2019·广东深圳二模·27)汉字“丁”的变化如图8所示:图8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
1517年,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触怒了教廷。1518年教皇命令路德到罗马接受审判。撒克逊选侯利用自己的权力使审判改在奥斯堡,保护了路德。1520年教皇正式开除路德教籍,然后判罪并下逮捕令。撒克逊选侯把路德送进瓦特堡加以保护。这说明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尹达(1906-1983年),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青年时代就读于河南大学,大革命失败后,尹达心忧国家命运,立志以考古研究探索中国社会发展规律。20世纪30年代,他主持了龙山文化等遗址的发掘工作。抗战爆发后,他悲愤地留下字条:“我爱好考古······但我更爱世代所居住的故乡,我不能够坐视不救!”毅然奔赴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工作期间,尹达从考古学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写成《中国原始社会》。新中国成立后,他肩负史学、考古学学术组织与学科建设重任,为探索中国历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演变规律,进行着长时间的理论思考。20世纪70年代末,他创建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阵地,对中国史学发展进行系统探索,为《中国史学发展史》的出版奠定基础。——摘编自谢保成《尹达先生之路:“从考古到史学研究”》(1)概括尹达史学研究的特点。(8分)(2)简析尹达的人生经历所体现的精神价值。(4分)
热门试题
1.
捻军是1853年~1868年间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农民武装势力,下图是其起义形势示意图,它的活跃反映了当时( )
2.
(2014.北京文综.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图8
3.
(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6)1896年6月12日,李端棻向皇帝上《时事多艰,需才孔亟,请推广学校,以励人才而资御侮折》。认为:“人才之多寡,系国势之强弱也”,主张“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李端棻奏折反映了当时( )
4.
(2024·广东汕头高三一模·14)有学者指出,如果根据君主主权乃至“朕即国家”的理论,法国大革命的起义者无疑都是叛国者,但最终被以“叛国罪”处决的,恰是试图勾结外国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的路易十六及其王后。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
5.
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_____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