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它”消灭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根基,没有这场深刻的社会大变动,不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和和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它”指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开国大典
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
五四宪法的颁布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消灭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根基”“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可知为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故选A项;开国大典意味着新中国建立,与农民被从封建压迫中解放出来无关,排除B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指将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公有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五四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做出法律保障,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相关题目
说明经济作物推广导致人地矛盾加剧 折射出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基本形成为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产生创造了条件 表明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有所加强
1928年,布哈林认为: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这反映出当时苏联的工业化
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若运用如图研究清朝历史,可反映出当时( )
(2024·石家庄三模·1)先秦时期,作为教育内容的“六艺”,可分为三类:礼、乐为一类,培养行为举止和道德情操;书、数为一类,注重获取知识并能够运用于日常生活;“射”“御”为一类,注重身体健康。据此可知,当时的教育( )
(2022·山东省济南市高三4月高考模拟·13)18世纪以前的英国社会在安于现状中停滞不前,人们普遍认为个人命运几乎是父辈的翻版,与自己的奋斗并无多少必然联系;18世纪时这种状态被打破,社会各阶层都加入到追求财富的行列中,他们认为凭借努力可以过和自己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甚至可以成为高不可攀的贵族。这一变化反映出
(2019·四川凉山一模·24)儒源于古代民间主持葬礼的葬师。后在西周,儒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由此推断出
(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4)《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书,为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首,该书概述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结合所学判断,该书有可能记载了①棉花在内地的普遍种植 ②玉米在沿海地区的种植③葡萄在内陆的种植方式 ④关于胡椒的产地与形状
1902年,史学著作《欧洲十九世纪史》的中文译本有如下宣传语:“十九世纪者,历史上空前之名誉时代也。欲识人类之价值,不可不读十九世纪史;欲观天演之作用,不可不读十九世纪史;欲养国家之思想,不可不读十九世纪史”。这段宣传语( )
(2024·山东菏泽二模·12)“英帝国”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概念,先后经历“重商主义帝国”“自由主义帝国”“有形帝国”“无形帝国”等概念。“英帝国”概念的变化( )
热门试题
1.
(2018·新疆乌鲁木齐·1)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是初中生学习历史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算一算,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距今
2.
1871年9月,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并认为该约签订后“纵欲倚西人为声援,断不能转白为黑”,日本不会再侵犯中国的藩属朝鲜。这反映出他
3.
(2021·湖北省十堰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4)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柏拉图、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可见,阿拉伯帝国( )
4.
(2018·湖北随州·8)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一项“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①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②春秋时期商鞅变法,其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后来③秦始皇将隶书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维护了国家统④司马迁秉笔直书,其作品《史记》成为史书的经典
5.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万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据此可知(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