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
·山西六校第四次联考题·
27)
章太炎曾说:“船山
(
王夫之
)
学说为民族光复之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其原因是王夫之的学说
A
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B
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C
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D
为民主革命思想提供启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析】王夫之不属于资产阶级范畴,故A项错误;材料中在说明其与近代先进人士的关系,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依旧属于儒家思想的自我革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说明王夫子对近代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如图为山东嘉祥县洪山村出土的一块汉代画像石,画面中“工匠左膝跪地,右脚踩着轮牙,右手执斧或锤,向手执凿,正为轮牙凿卯;其右有一车轮的半成品,毂、牙间装有十四根车辐,而轮牙仅安装一半,轮上方墙上悬挂二牙条;工匠后一妇女背负一小孩,右向执轮牙站立”。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2019·广东茂名一模·35)2018年12月17日,世贸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开始对美国进行新一轮的贸易政策审议。已有40个成员向美国提出了1700多个书面问题;64个成员发言,对美国相关贸易政策提出关注,要求美国放弃单边主义措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材料反映了
(2018·河南安阳一模·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央行政监察体系囊括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巡抚总督都御使等,这种严密的中央行政监察网络,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来说,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脱离不了为皇权服务、加强封建统治的历史局限。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以及巡抚总督都御使的设置和沿革,虽以监察百官清廉与否为重要任务,但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监察国家官员对皇帝忠诚与否。由于封建社会皇权凌驾于监察权之上,无论是中央监察机构还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均是为了代表皇帝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整个国家行政体制运行的稳定。 ——摘编自朱建磊《试析明代中央行政监察体系演变考略》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10月设立的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院中,“监察院为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关,依法行使弹劾权、审计权”,可以弹动总统、副总统,中央及地方公务人员。1932年6月颁布的《修正弹动法》规定:“监察委员对于公务员违法或失职之行为提出弹劾案于监察院。”此后又增加了纠举权和建议权。 监察制度建立的宗旨在于有效地控制腐败现象的滋生,以确保政府行政系统的廉洁。监察院的设立表明,南京国民政府在竭力强化各种规范模式和行为模式,致力于把监察制系统纳入到政治制度的框架中。 ——摘编自王浩宇《评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监察体系的特点及作用。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
(2025·河南高三联考·1)从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辽宁阜新沙拉乡查海村的氏族遗址中心有一条龙,它是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摆塑而成的;湖北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西北部有用不同色彩的河卵石摆塑的巨龙形状;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也出土了陶盘彩绘龙。这说明新石器时代( )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其主编的《万国公报》上发表长文称:“回溯百年以来,中国若能在乾隆盛世之时便效仿日本,主动打开所有通商口岸,允许西方传教士自由布道、商人自由贸易,接纳西方的科学技艺与政治制度,接受‘文明教化’的洗礼,那么民间便不会有对洋人的积怨,士绅阶层也不会因守旧而抗拒变革。如此一来,何来拳民(义和团)因‘扶清灭洋’而起的骚乱?更不会有都城被占、皇室西逃的奇耻大辱,中国早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与欧美诸国平等往来矣。”这一言论( )
(2025·云南昆明云南师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7)二次革命后,国民党公开反袁,袁世凯并未立即暴力解散国民党,而是利用了国会中仅次于国民党的进步党,提议国会通过了先制定大总统选举法,选出总统再制定宪法的程序,为选举大总统铺平道路。这说明( )
(2020·山东青岛二模·4)发运使是宋代重要的官职之一,管理一支庞大的漕运系统,总领几路上供,职责除漕运外还有和籴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等,但与转运使无隶属关系。发运使的设置
(2023··3)宋代注重乡村基层治理,强调通过修礼书、行乡约等教化民众以形成公序良俗。北宋中叶,陕西蓝田吕大钧兄弟开创并推广《吕氏乡约》。南宋时,朱熹编纂了《增损吕氏乡约》,在“德业相劝”一条中加入“畏法令,谨租赋”的内容。宋代制定“乡约”的主要目的是
(2020·湖南长沙一中、长郡中学、师大附中、雅礼中学四校第一次联考·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风险不断增加。欧美国家在动物及动物产品方面制定了包括各种规程、标准、手册、指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严格实行立法、管理、执行分离。美国根据专家风险报告分析,对于进口可能对本国产生冲击的产品,在境外建立了三层疫情防御体系,规定只能在洛杉矶、迈阿密等口岸进行检疫交易,并制定了猪、牛、羊、马等主要动物档案和溯源体制,未注册的不允许进入流通领域,如英国种猪养殖由养猪协会统一注册,提供系谱认证。在澳大利亚,还实行分类管理,如一类疾病完全由政府资助,二类疾病80%由政府资助等。——摘编自曹顺仙《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肩负防控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重任,最早起源于1903年在中东铁路管理局建立的铁路兽医检疫处,对来自沙俄的各种肉类食品进行检疫工作。1913年,英国为防止牛羊疫病的传入,禁止病畜皮毛的进口,向中国政府提出检疫要求。上海的英国商人为了使其经营的产品顺利地出口到英国,聘请了英国的兽医派得洛克在上海做出口肉类检验,并签发兽医卫生证书。1922年,英国又以中国无国家兽医检查机关为由,禁止中国的肉类出口。在国外压力和国内商人的强烈要求下,当时政府筹备设立“毛革肉类出口检查所”,并于1927年制定公布了《毛革肉类出口检查条例》,同时限制了染有炭疽病菌的肉类出口。——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 外来有害生物一旦入侵成功,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代价极大,费用高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外来动物疫情防控应对策略,对有效抵御疫情蔓延、预防外来有害动物入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9 不同时期典型入侵动物的种数 图10 不同省份典型入侵动物的种数 ——据林祥梅《外来动物疫病》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外来动物疫病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我国健全外来动物疫情防控措施的积极影响。(9分)
(2024·河北邢台一模·9)1947年4月,中共中央哈尔滨特别市成立哈尔滨特别市爱国自卫战争牺牲烈士纪念堂、纪念塔兴建委员会,提出建设东北烈士纪念馆和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塔。1948年3月又动工修复道里兆麟纪念公园。这表明( )
热门试题
1.
(2019·浙江杭州·18)1944年6月,盟军实施“霸王行动”计划,发动世界战争史上迄今最大规模的登陆战。这次战役( )①是遵照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发动的 ②是在法国的诺曼底地区登陆的③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 ④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
(2019·山东日照·6)弘扬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下列诗句抒发的思想情怀和抱负与英雄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3.
下表为1882年股票市场行情(部分),据此推断当时的中国
4.
(2018·四川泸州·13)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5.
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该报道反映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