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中考套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在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晚期部分遗址中,出土了石刀、石斧等工具;在遗址的人骨遗存中,还发现有较高比例的龋齿现象,考古学家推测这与饮食中淀粉量的增加有关。这印证了当时( )
A
铁制农具的出现
B
青铜工艺的进步
C
原始农业的发展
D
制陶技艺的成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仰韶文化中晚期属于新石器时代,出土石刀石斧等工具是原始农业的典型农具,用于耕作和收割作物;人骨遗存中龋齿比例高,与饮食淀粉量增加相关,反映当时谷物种植普及,印证原始农业的发展,故选C项;铁制农具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仰韶文化早于该时代,尚未进入铁器时代,排除A项;青铜工艺在夏商周时期才发展进步,仰韶文化时期青铜器未出现,材料中工具为石器,排除B项;制陶技艺虽在仰韶文化中成熟,但材料焦点是农具和龋齿现象,直接指向农业活动而非陶器制作,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3世纪的意大利,城市教堂的建造一般由市政府领导,建造资金则由大行会募捐,教会人士也参与其中。教堂被教会称为永恒的耶路撒冷的象征,在市民的眼里则是城市美化的首要标志,称为本城实力与威望之所寄。这反映出当时( )
葡萄牙政府规定,从非洲向巴西每输出一个奴隶要向国库缴纳3密耳瑞斯 (货币单位)税金。从1575年至1592年,该项国库收入高达156159密耳瑞斯。这反映了( )
中国近代史上,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最早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侵略战争是( )
“战胜国在1918年艰难取得胜利,沉浸在喜悦的汪洋中。二十年后,它们又全输了回去。容不得它们思考一下,就败了下来。”“败了下来”的表现有( )
在人民解放战争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
春秋战国时期,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范围的大教育家是( )
19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提高了欧洲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大众教育在欧洲开始推广的主要原因在于( )
下列三幅图片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设成就的作用是( )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 )
《人民日报》社论见证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如表所反映的信息可用于研究( )
热门试题
1.
(2009.广东单科.16)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2.
(2014.天津文综.9)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3.
(2010.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4.
都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先后受到统治者的重用代表的政治立场趋同 都提出可行的治国方略
5.
他使每一个居住区内的居民都相互成为其他居住区的(名义) 乡民,为的是使新公民们……可以借其居住区的名称来称谓;雅典人私下里以区名相称即源于此。”“他”的主要贡献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