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福建龙岩二模·25)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
抑止士族势力膨胀
B
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
C
缓和侨土之间矛盾
D
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可知没有正式户籍则不向国家交纳赋役,故可知东晋时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是为了使其负担国家调役,故选B项;材料中涉及的“客籍户”主要是北方南迁而来的居民而非士族家中藏匿的人,故土断政策与抑制士族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北方南迁的客户与本地人员之间的矛盾,故也不涉及矛盾的缓和,排除C项;收取赋税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发展经济,且当时东晋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而非推动南方经济发展,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他的书法艺术“一扫汉隶沉稳、厚重的呆板笔法……他崇尚老子的自然主义、庄子的达观通脱,使书法艺术解脱了礼法的束缚,从玄学中得到启发,形成柔媚矫健的风格,道劲温婉,舒卷自如,可谓得自然之精灵,融巧思之堂奥。”材料中的“他”是( )
(2021·广东高考·4)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
(2019·四川攀枝花高一第一学期期末·6)元代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划区时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故套,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2009·浙江文综·23)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
(2017·海南高考·6)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2016·北京文综·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社会上对此产生众多疑虑,“共产党员和资本家联合办企业,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吗”“现在举办的中外合营企业和解放前的外国洋行有什么不同”等。针对这些疑虑,1982年,国家外资局编写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经验问答》进行解释。据材料可知( )
1958年至1961年,国家财政连续四年出现赤字,金额高达172亿元。1965年,国家财政收入473亿元,支出466亿元,收大于支7亿元,并且还清了外债,高价商品都已为平价,各种副食品和工业日用品供应充足。造成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1928年,中共中央在《军事工作决议案(草案)》中指出:农民的武装暴动只有在都市中革命潮流高涨并受工人阶级指导的时候,才可得着胜利。脱离了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农民暴动,是定遭失败的。据此可知,中共中央当时( )
热门试题
1.
荀子主张“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墨子主张“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两者的主张都( )
2.
“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料是( )
3.
(2024·辽宁丹东二模·9)表1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表1据此可知,“一五”计划( )
4.
(2023··3)图6为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唐代墓葬,当时共发掘出两尊戴帷帽骑马仕女俑。它们的发现,不仅反映了当时唐王朝的政令在高昌地区得到全面推行,也表明盛唐时期高昌地区有着同长安一样的流行时尚。这表明盛唐时期图6
5.
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关税总收入的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