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特点
判断型选择题,要求考生对“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做出判断,选出正确或错误的选项。题干的设问词往往为“是”或“不是”、“正确的”或“错误的”、“属于”或“不属于”等,而备选项可能是不同的知识点,也可能是相同的知识点的不同侧面。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又考查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技法
解答此类型的选择题,一般采用如下的方法:
第一步: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明确答题范围和方向,看清是肯定还是否定。
第二步: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注意要全面,不要以偏概全。
第三步:运用排除法、直选法(即在全面理解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直接确定出符合题意的选项)、逆推法(在排除一两个错误选项后,仍不能确定正确答案的可以进行逆向推理,即先假设此项正确,然后逆向推理题干,验证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和逻辑,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等确定答案。
易错陷阱
一、材料信息提取不准确
例1(2013年浙江卷)
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就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使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依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比较大的传播工具
【解析】如果材料较长一时无法找准信息,我们可以把选项和材料相对应,逐项排除。否定式的选择题一定要看清设问。本题中B、C、D三项在材料中都能体现,A项错在相互促进,材料只能体现美国对拉美的影响,体现不出拉美对美国的影响。所以A为正确答案。
【陷阱】没有看清题目的关键词是否定式的
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例2.(2013年福建卷)
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名无名英雄
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解析】
本题设问关键词是“解读有误的是”,由“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和“《第三(英雄)交响曲》”可知A、C、D三项正确,而《第三(英雄)交响曲》是古典音乐,是贝多芬前期的作品,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才具有田园风光,所以本题答案是B
【陷阱】基础知识不牢固,搞不清贝多芬音乐风格
三、比较(发散思维)能力欠缺
例3.(2013年四川卷)
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 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
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解析】判断型选择题中,经常给出不同事物,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该种题型既考查了基础知识,也考查了能力,是比较难的试题。我们需要先找出比较项,然后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排除。本题的比较项是“同样情形”,也就是在“民国四年(1915年)”时的中国,由材料可知此时的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而且外部有日本侵略(反抗日本),由所学知识可判断这三个条件雅典都具备,而“普遍好战”既不符合中国,也不符合雅典,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陷阱】基础知识不牢固,缺少发散思维
临场应变
判断型选择题是考试中比较常见的题型,因为答案的唯一性,所以排除法成了最方便的方法,我们可以把选项和材料逐项对应排除,如果遇到无法排除的,可以用逆向思维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