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猜题押题国家统一
- 上传者:雅雯
- 分类:下载
- 更新时间:2025/5/1 21:58:37
- 文件大小:0.70MB
- 文件类别:PDF
-
简要介绍:一、史实梳理(一)台湾问题及相关拓展1.中国古代大陆与台湾的交往及对台管辖2.历史上台湾与祖国的三次分离3.台湾回归祖国的法律依据①《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内容: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使日本归还强占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 1945年, 波茨坦会议期间发表《波茨坦公告》,再次重申《开罗宣言》的精神。②《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内容:在台湾问题上,美方声明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中美建交公报》。内容: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③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内容:日政府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反分裂国家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05年3月14日通过。内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国家主张通过台湾海峡两岸平等的协商和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坚决抵制“台独”分裂势力,采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统一。意义:为遏制“台独”分裂、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争取国家和平统一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构想:“一国两制”①提出: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就实现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③历史地位: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④实践与成果: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二)历代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1.中国古代维护国家统一的常见方式(1)政治手段:①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割据基础;②强化主权象征,确立中央权威;③提出针对性政策;和亲政策;设置专门机构管理等。(2)经济手段:①加强地方基建联通,促进区域联系;②统一度量衡等标准,打破壁垒;③强化边疆开发,缩小区域差距。(3)文化手段:①统一文字,构建共同语言体系;②加强思想教化,强化意识形态连结;(4)军事手段:武力统一。2.历代维护国家统一所作努力(1)秦——第一个统一王朝措施:巡视各地;修筑道路;封禅泰山;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北击匈奴;收河南地并设县;修筑长城;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影响: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②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③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④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治理模式。(2)汉措施: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划分州郡,设刺史,任用酷吏;经济:盐铁官营,铸币权收归中央;思想:大一统的思想;尊崇儒术;边疆:①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②(北方)汉初和亲政策→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③(西面)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设西域都护府;张骞出使西域;④(东北)设乌桓校尉;⑤屯戍政策,戍卒屯田。(3)隋唐措施:实行羁縻政策,册封少数民族首领,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和亲政策;唐玄宗时,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安史之乱后,在内地增设藩镇。影响: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扩大;国家外重内轻;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4)元措施:①创立行省制度,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②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首次将两地纳入中央直接管辖。(5)明措施:①郑和下西洋宣示国威,巩固朝贡体系;后期实行海禁以防范倭寇;②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西南推行土司制度。(6)清措施:击败沙俄,划定边疆;清军入台,设置台湾府;彻底击败准噶尔部;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册封达赖和班禅;派驻藏大臣等。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海陆疆的全面防御;因地制宜,因俗而治,采取灵活的治理措施;严禁他族人口进入边疆地区。意义:①促进民族间的交融;②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稳定和巩固;③加强了中央集权;④对稳定、发展边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⑤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3.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内容①军阀割据是国家统一的主要阻力;②帝国主义势力破坏国家统一;③坚持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相结合 (以武力统一为主、和平统一为辅)。4.21世纪以来中国在促进统一大业上取得的成果①2005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②2005年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成功开启两岸政党交流;③2008年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三通”迈开实质性步伐;④2015年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二、国家统一万能模板(一)台湾问题答题模板1.台湾问题的内涵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应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②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③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各种阴谋。2.“一国两制”构想实践的意义①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也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 ②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③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创光明前景。3.解决台湾问题的阻碍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台独”活动日渐嚣张;②某些外部干涉势力,干预中国内政的分裂企图。4.台湾回归祖国的优势条件①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积极影响;②中国政府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和态度;③祖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一国两制”构想的优势。(二)国家统一答题模板1.维护国家统一的现实意义①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利环境;②提高人民的安全与幸福指数;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④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2.对国家统一的认识①国家统一是民族发展的前提;②统一不是完全同化,而是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具有包容性的统一;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一国两制”为方针,中国必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3.古代“大一统”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①强化国家认同;②加强民族团结、融合;③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④有利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对“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观点的认识①中国古代尽管出现过分裂,但统一的时间长于分裂的时间,统一是主流;②秦朝到清朝前期,统一的范围越来越大,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的而基础;③统一王朝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越来越巩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④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三、典型例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是什么,这一方案的根本点在哪里?并简述其基本内容。这一方案对推动祖国完全统一有何意义? 答案:1. 方案:“一国两制”。2. 根本点在“一国”。3. 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 意义: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坚实基础,港澳回归丰富“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创光明前景。 解析:第一小问方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一国两制”。第二小问根本点,即回答“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第三小问,其基本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从“一国 ”“两制 ”两方面解释。第四小问“一国两制”对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当时看,推动了港澳的回归和统一大业;长远看,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坚实基础,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创光明前景。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