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山东滨州·12)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 )
A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实现了国家的富强
D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可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反映了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机,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过程,故选D项;题干中只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这些事件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B项;这些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事件都没有实现了国家的富强,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0·山东东营·13)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编陶希圣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由此可见,国民党发起谈判的真实意图是( )
(2022·山东菏泽·9)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提出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口号,正是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直接传承,也切合民间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这说明二者的共同任务是( )
(2018·河南省·2)蒋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
(2022·四川阿坝州·24)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研究“西安事变”时,可信度最高的证据应是( )
(2019·山东济南莱芜·5)“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2016·湖北荆州·14)毛泽东说: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这里的“新局面”是指( )
(2024·黑龙江绥化·11)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2024·甘肃兰州·13)歌曲《长城谣》唱到:“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骨肉离散父母丧……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据此判断,“大难平地起”指的是( )
(2018·广东省·13)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
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在它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外国冬至”、“西国冬至”、“洋冬至”等字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 )
热门试题
1.
江太新在《清代前期押租制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清朝康熙年间有押租(租赁土地刚支付的保证金)记载之州县数为2个,雍正年间3个,乾隆年间30个,嘉庆年间62个。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2.
(2013·江苏单科·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3.
(2021·河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尖子生第二次考试·17)14、15世纪,西欧掀起了一股海上探险热潮,不论是王公贵族、富商大贾,还是处于底层的渔夫水手,都积极投入到这场热潮中。这说明西欧
4.
(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18)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某事件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该事件
5.
(2020·四川宜宾·1)通过《甲骨文字形举例》,可以发现甲骨文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78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27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22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35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