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青海西宁·7)1912年2月12日,在颁发的《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诏书中提到的“民军起事”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
A
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
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所学可知,“民军起事”指的是武昌起义,之后各省响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选A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0·内蒙古通辽·3)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树立铭志之”。此战后( )
(2022·湖北随州·10)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不久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唐朝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清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建立行省。对上述措施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2016·山东莱芜·10)一定时期的报纸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面貌,有些词会频繁见诸于报端,抓住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把握当时的历史面貌。与“争取和平”、“保家卫国”、“谈判协定”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2016·广东梅州·8)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楹联歌颂的是( )
(2020·广西贺州·5)组图2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 )
(2024·广东广州·13)1921年8月,毛泽东开始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10月,他深入了解粤汉铁路工人的生活情况;11月,他发表了《所希望于劳工会的》一文。毛泽东的上述活动( )
(2024·山东济宁·7)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发起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和经济技术的运动。这场运动( )
(2017·山东济宁·12)2017年有许多周年纪念事件定格在时间轴上,留下了永恒的记忆。下面时间轴空缺处应该是( )
(2020·四川眉山·5)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没有国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强侵略( )
(2018·湖北潜江等四市·15)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下列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热门试题
1.
明清时期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是,较后开发、交通不便的西南山区及其延展地带,发展出了共通的西南官话;而开发较早、交通便捷的东南地区,却并未形成广泛共通的方言。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
(2020.1·浙江高考·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提出的,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国微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
3.
(2014.四川文综.8)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4.
图1所示为中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情况,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5.
(2024·江苏高考·12)维也纳会议期间,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不惜糜费巨资,让两百多个参会代表终日沉溺于舞会、观剧、狩猎和游览中。时人讽刺“会议不是在进行而是在跳舞”,但少数几个强国的代表却经常缺席这些活动。这可以用来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86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9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7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